卻說張獻忠十八寨起義正要由土賊轉化流賊關鍵時間,迎頭撞上坐擁位麵基地戰爭機器的鄭義。
崇禎三年不比標準時空裏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此時手中尚無血腥或者血腥極少。考慮同屬反明義軍以及招撫西營十八寨的現實需求,太平軍對張獻忠不殺不罪限製使用;為了削弱張獻忠西營十八寨影響力,太平軍又試圖委婉勸說張獻忠從此結束軍旅生涯,遷徙十裏鹽灣成為西北鹽業商號高級雇工。然而亂世梟雄總有其不凡一麵,張獻忠並沒有選擇做一世鹽農,他覺得既然自己舉事無望那就索性拜太平軍為明主。
情知太平軍忌諱自家事實,張獻忠卻不惱不怒不怨積極為太平軍奔走,最起碼表麵如此,各種苦活累活爭著幹,絕口不提西營十八寨八大王舊事。張獻忠此人,貶義詞形容是虛偽狡詐,褒義詞形容是能高能低能升能隱,精通為人處世之道,十數日間就令監管他的軍官改容視之,將“勸退”評價悄然改為“限製使用”。適逢鄭義農村包圍城市夢想破碎宣布擴軍備戰膚施,太平軍高層考慮西營十八寨初定,若是留下張獻忠隱患,十裏鹽灣反複風險極高,不如帶走。
於是,太平軍稍稍安撫張獻忠,張獻忠舊時親信隨從全部強製隨軍出征膚施。常言道,忌諱與器量成反比,國家級豪傑或許忌諱省級卻不忌諱市級,市級或許忌諱縣級卻不忌諱村幹部。鄭義南下攻城略地打下延安府,西營十八寨重要性日漸褪色,張獻忠等十八寨頭目的限製使用枷鎖也因之悄然移除。
張獻忠原本是延安府胥吏,較為了解膚施五城關隘布防,太平軍攻城時更立下了汗馬功勞。外加張獻忠敢打敢拚性格以及不顧一切的冒險精神,他意料之中成為太平軍新一輪擴軍培養對象,旋即贏得隊友信賴被推選為什副。
太平軍製度,一什轄八人至二十人不等,什副是什長副官,本無甚實權,可張獻忠卻異常興奮。
張獻忠是為逃離忌諱命運而激動,自此以後就不必夜夜提心吊膽害怕背後射來冷箭。
當然,張獻忠也為升職高興。張獻忠今時尚沒有標準時空曆史崇禎十七年的大見識,一顆躍躍欲試的心髒被太平軍炮轟攻城隆隆聲震撼的幾乎停止跳動。膚施五城,尤其南圍城、北圍城與府城彼此依托山水嵌套,往日阻擋了多少韃靼輕騎襲擾,阻擋了多少流賊東西南北交通,可如此層層布防堅城竟被十幾門火炮簡單拆解。有此利器,陝北崇山峻嶺何處去不得?怕也隻有長安那等巨城,才能阻擋太平軍腳步。
比起追隨太平軍攻陷延安府府城膚施,躲在山溝裏做八大王有甚意思?一念至此,張獻忠漸漸把太平軍當作明主。
張獻忠先前為避諱保命,曾主動與十八寨舊部切斷聯絡,但張獻忠人情練達曉得萬事皆有度,避諱也得有分寸,否然就是大奸似忠。
張獻忠晉升什副之後,借著太平軍膚施休整空隙,以四月不見聯絡感情名義招呼舊部聚聚。太平軍昔日兼並十八寨,因為彼此強弱對比鮮明,張獻忠十八寨舊部尤其是三十餘名核心部屬全部強硬拆散編隊,所幸太平軍攻陷膚施時核心兵馬仍隻有千餘人,再分散也離的不遠。除卻留戍安塞縣以及輪值無空,三十餘舊部有一半人響應張獻忠邀請。
最先與張獻忠彙合的是編入同營的白文選,原是張獻忠的火頭軍一員。火頭軍也即是炊事班,但在災荒混亂之年,火頭軍掌握全軍夥食,不自覺賦予特殊價值,因之與張獻忠關係較為親密。白文選參加太平軍後混的稍差,先前被編入二線預備隊,武器鎧甲標準參考同時代明軍或流賊,太平軍進攻膚施途中他才轉正為正規軍一員。或許地位較低懷念往日十八寨,或許感謝張獻忠當年救命收留之恩,白文選仍舊崇敬張獻忠,恭喜張獻忠升職之餘又委婉提醒說:“虎爺(張獻忠),你招呼孫可旺了?”
張獻忠微愣:“是啊,怎麼了?”
白文選猶猶豫豫說:“孫可旺如今富貴了,不願和咱窮兄弟待一起。”
張獻忠安撫白文選說:“居人籬下,猶如半個囚人,俺不一樣避嫌?”
白文選搖頭:“那不同。”
張獻忠擺手說:“沒什麼不同,咱今天隻慶不悲,不許提不開心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