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上的生命探測(1 / 2)

土星上的生命探測

土星探測的意義

土星的質量和體積僅次於木星,它距地球約12.7億千米,體積是地球的120多倍,質量是地球的95.2倍,它絢麗多姿的光環令無數人傾倒。

20世紀60年代以前,人們一直認為土星有5道光環頓號10顆衛星,其中土衛六和地球一樣也有大氣。科學家認為,探測土星及土衛六對於了解和認識太陽係的形成和演變曆史具有重要意義。

土星探測器的成果

迄今隻有美國宇航局於20世紀70年代先後發射的“先驅者”11號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3個探測器飛臨土星進行過探測土星的活動。

1979年9月1日,“先驅者”11號經過6年半的太空旅程,成為第一個造訪土星的探測器。它在距土星雲頂20000千米的上空飛越,對土星進行了10天的探測,發回第一批土星照片。“先驅者”11號不僅發現了兩條新的土星光環和土星的第十一顆衛星,而且證實土星的磁場比地球磁場強600倍。9月2日它第二次穿過土星環平麵,並利用土星的引力作用拐向土衛六,從而探測了這顆可能孕育有生命的星球。

1980年11月,“旅行者”1號從距土星12000千米的地方飛過,一共發回10000餘幅彩色照片。這次探測不僅證實了土衛十、十一、十二的存在,而且又發現了3顆新的小衛星。

當它在距離土衛六不到5000千米的地方飛過時,首次探測分析了這顆土星的最大衛星的大氣,發現土衛六的大氣中既沒有充足的水蒸汽,其表麵也沒有足夠數量的液態水。

1981年8月,“旅行者”2號從距離土星雲頂10000千米的高空飛越,傳回近20000幅土星照片。探測發現,土星表麵寒冷多風,北半球高緯度地帶有強大而穩定的風暴,甚至比木星上的風暴更猛。

土星也有一個大紅斑,長8000千米,寬6000千米,可能是由於土星大氣中上升氣流重新落入雲層時引起擾動和旋轉而形成的。土星光環中不時也有閃電穿過,其威力超過地球上閃電的幾萬倍乃至幾十萬倍。

土星環的構成

土星環是由直徑為幾厘米到幾米的粒子和礫石組成,內環的粒子較小,外環的粒子較大,因粒子密度不同使光環呈現不同顏色。每一條環可細分成上千條大大小小的環,即使被認為空無一物的卡西尼縫也存在幾條小環,在高分辨率的照片中,可以見到土星環有5條小環相互纏繞在一起。土星環的整體形狀類似一個巨大的密紋唱片,從土星的雲頂一直延伸到32萬千米遠的地方。

土星的新衛星

“旅行者”2號發現了土星的13顆新衛星,這樣就使土星的衛星增至23顆。它還考察了其中的9顆衛星,發現土衛三表麵有一座大的環形山,直徑為400千米,底部向上隆起而呈圓頂狀,還有 一條巨大的裂縫,環繞這顆衛星幾乎達3/4周;土衛八的一個半球為暗黑,另一個半球則十分明亮;土衛九的自轉周期隻有9至10小時,與它的公轉周期550天相去甚遠;土衛六的實際直徑為4828千米,而不是原來認為的5800千米,是太陽係行星中的第二大衛星,它有黑暗寒冷的表麵、液氮的海洋和暗紅的天空,偶爾灑下幾點夾雜著碳氫化合物的氮雨等,這是人類了解生命起源和各種化學反應的理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