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康次郎不僅建立了龐大的產業而且他風流成性,公開納入門下的女人有3個,共生育了7名子女,對妾侍所生的兒子堤義明格外關愛。他要把自己創建的家業傳承下去,惟一的辦法就是盡早培養接班人,但培養一個合格的接班人並不容易,堤康次郎選擇了用“帝王之學”來培養接班人,首先他看到了自己的妾侍所生的兒子堤義明天資聰穎,是一個可造之才,於是他開始了大膽的培養。
堤康次郎一直把堤義明帶在身邊,從還不到10歲便開始對堤義明進行了一係列近乎嚴酷但後來讓堤義明獲益匪淺的“帝王學”訓練。
每天早晨五點鍾,當別人還在床上熟睡時,堤義明就會接到父親從另一個房間裏打來的電話,讓他立即起床;同時向還睡得迷迷糊糊的堤義明發問,有時是問昨天讀的書是什麼內容,有何體會;有時則是問前幾天交給堤義明辦的一些諸如到某地送封信、到某地看看某新開的商場有些什麼特點等雜事,如果堤義明稍有答不上來,就會挨一頓臭罵:“混蛋!”接著,不容堤義明再分辯,父親已經掛上了電話。
堤義明起床後,不管是外麵在下雪還是在刮大風,都隻能用冷水衝一個澡,因為堤康次郎認為堤義明身子骨太弱,而一個男子要千一番大事,沒有一個強健的身體是不可能的;而且,他還認為,肉體的痛楚可以帶來精神的高度集中。
衝了冷水澡之後,堤義明得把一個大大的庭院和整個樓的樓道用心清掃一下,而這些本來都是傭人們每天的工作之一。
但堤康次郎堅持要兒子去做。他的理由是一句中國的古代名言: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在做完這些雜活之後,堤義明就和父親到公園裏散步,學柔道,鍛煉身體,並接受父親思想上的調教。
吃飯的時候,堤康次郎不喜歡有一點剩菜剩飯,一定要堤義明將飯菜吃光。因此,無論堤義明吃得有多飽,他都從來不會剩下一丁點。
這時,父親就會很快樂地稱讚他:“吃得真多!這才像我的兒子!”
據堤義明後來回憶雖然那時他隻有10來歲,可父親已經儼然把他當作了接班人來培養和要求。
堤康次郎總是要求堤義明跟在左右,盡管商業上的事這孩子不可能太懂,但要的就是一個從小的耳濡目染。
因此,堤義明除了上學外,每天得花好些時間去傾聽父親的經商心得和為人處世的道理。有時,當堤義明陪著父親一起坐車去城裏奔波時,父親會突然問他:“義明,那幢大樓是哪一家公司開的?他們都經營些什麼?”
這些地方往往是上次從這兒經過時,父親給堤義明講過的。因此,如果堤義明能夠準確地說出來,父親就會高興地拍拍他的頭以示讚許。反之如果答不上來的話,父親就會嚴肅地說:“怎麼回事?你沒放在心上嗎?這樣下去,你打算今後怎麼辦呢?”
過了很久,當堤義明已經快要把那件事忘記了時,父親很可能還會再一次問起,如果那時堤義明還是答不上來,堤康次郎就會狠狠地訓斥他,那種可怕的樣子就像是要把他從小車上推下去似的。
因此,小堤義明不得不隨時準備回答父親可能的提問,每天都如臨大敵,生活得很是緊張。幾十年後,當堤義明回憶遙遠的少年時代的生活時,曾深有感觸地說:“在父親身邊生活10年,相當於在他人身邊生活30年、40年!”
對這種斯巴達式的頑固管教,一般的孩子肯定會感到難以接受,但堤義明卻不僅不反感,反而把它看做一種享受。
在父親的帶動下,堤義明很小就對體育非常有興趣。他慢慢地學會並精通了柔道、滑雪、溜冰、高爾夫球、網球等運動。尤其是滑雪運動,他可以一口氣從山上滑到山腳,技術與職業選手也差不了多少。因此,看起來瘦弱的堤義明事實上體質十分健壯。堤康次郎通過體育運動,教導堤義明如何成為一個有戰鬥力的男子漢。他認為人生原本就是一場戰鬥,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功一定得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才行。
帝王教育是多方麵的。除了體質上的鍛煉外,更重要的是品質和情操,使其具備強大的道德力量和高人一籌的處世作風。
在父親親手指教和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堤義明從小就不愛在別人麵前表現自己,他在小學、中學讀書期間從不亮出自己是議員和大企業家的兒子的身份。而堤康次郎雖給他以家庭的關懷和安全,但從不嬌慣和溺愛,讓他像一名小徒工一樣接受著近乎嚴酷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