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美並非都是與身俱來的。相反,更多的是妙手偶得,後天改造。見過弱者舟舟的指揮,見過聾啞人邰麗華的舞蹈,見過殘疾人藝術團近乎完美的表演……我們便會讚歎這是奇跡。然而,在奇跡的背後,懂得表現自己優秀的一麵,那麼即使在你眼前的是缺裂處,也會開出令人詫異的花朵。

用審美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可以發現許多美的東西,可以造就許多可造之才。根雕藝術家用審美的眼光發現了樹根身上的美,把它們雕刻成了非常有價值的藝術品;鍾子期用審美的耳朵聽出了俞伯牙演奏的樂曲中的美,兩人成了“高山流水”的知音;蔡元培用審美的眼光發現了行伍出身的沈從文文才的美,使沈從文成了北大著名的教授。

人生並非越燦爛越美。許多人一生榮華,死後卻被人唾棄。花一樣盛開的必將花一樣凋落,這是自然的法則。一生默默無語精神永存世間的,死亡,成了他們重要的轉折點,將他們的思想,變成一種別樣的美。

人生的旅途是坎坷的,人生的道路是崎嶇的,難免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缺憾。也許,你為缺憾而煩惱,為自己的不美而傷心。其實,“美”應是一種心境,隻要對自己有信心,滿懷喜悅,充滿活力,用樂觀積極的態度去麵對人生的每一天,你就最美,你完全可以大聲告訴自己:“今天,我最美!”

“美”的確是一筆很大的財富,可它隻限於外表嗎?肯定不是。其實優雅的氣質,淵博的知識都屬於美的範疇。美是有多麵性的。我認為,德才兼備的美才應該是人們所欣賞的美、追求的美。一個光有其表的人,如果沒有充實的內涵,正如一顆隻會開花而不會結果的種子一樣。

人們對於美的事物總是情有獨鍾。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是無可厚非的。到底什麼樣的美是真正的美呢?是不是那些整天沉湎於鏡子前、衣服堆中、化妝品盒裏的那些人說的“穿著時髦,長得漂亮”就是美呢?當然不是!純粹追求這種美是一種低級趣味的審美觀點,那美的內蘊到底是什麼呢?

美是誠摯熱忱和愛心。一個人,隻具有個性上的美還是不夠的。比如說某人很獨立,充滿個性,具有獨特的氣質,可是他對人很冷淡,沒人接近他,那麼美的評價從何而來?所以,要美必須付出誠摯、熱情和愛心。

利與義

好句

其實,眼前的利益並不代表著最大的得益。

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

金錢是個好的仆人,但在某些場合也會變成主人。

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上帝,它便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

人生在世,總會麵對這樣那樣的誘惑,有時候利益就在你的眼前,尤其那些唾手可得的便宜,更讓人難以割舍。

好段

有些人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中,第一步就錯了,在利益與金錢的誘惑下,迷失自己,不知所措,導致自己在泥潭裏越陷越深,一命嗚呼!還有一些值得尊重的人,他們在自己命運與別人利益甚至是國家利益相衝突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放棄自己的利益,一切為他人,這是多麼高尚的選擇,這種人我們稱之為——英雄。

趨利避害,是動物的本能;人為萬物之靈,自然更加精於此道,這也是人類之所以能夠進化成人類的重要原因。然而,人之有異於禽獸者,正在於人不僅僅會趨利避害,還發展了人類文明--宗教、法律、道德、科學、藝術與文化等。然而隨著文明的進一步演進,在某些時候某些地方,某些人反而開始退化起來,變得比動物更“凶狠”了。

市場經濟必然要言利,而言利也並非一定是“小人”,這裏的關鍵是要看到,不管是義還是利都是人性的需要,兩者作為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不可偏廢的。事實上,即使是在西方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也並不是隻講利而不要義的,人們甚至把"以義取利"看成是自身獲取長遠發展的條件。

天在上,地在下,人居其內,人的一切行為,最終還是會受到大自然無形的約束。毒火腿的生產者以及一切自以為得計的良心忘卻者們,隻要抬起頭,看看天;低下頭,看看地;夜深人靜,捫心自問:你的良心呢?也賣錢嗎?就不怕大自然的報應嗎?這報應不是迷信,而是自然進化鐵的法則:如此喪失良心者的存在,必然會危及整個人類群體的生存。因此,人類種群的進化機製也會不動聲色地做一件事情——將你淘汰。

成與敗

好句

不幹,固然遇不到失敗,也絕對遇不著成功。

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是人生的平常風景和主要財富。

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

光榮的成功不在於永不失敗,而在於屢仆屢起。

失敗,對強者是個逗號,對弱者是個句號。

失敗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繼之而出現的就是成功的朝霞。

隻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

成功者麵對鮮花和讚揚,失敗者麵對冷眼和嘲諷,失敗者往往需要承受更大的壓力,一個不服輸的失敗者雖敗但榮。

成敗,是一筆難得的財富,而成功,則是對失敗的結算。

好段

世俗的人們都認為他失敗了,敗得一塌糊塗,敗得無可挽回,甚至昏頭昏腦到將無用的魚骨頭當作“戰利品”拉回來。但是,卻不懂得,老漁夫所做的一切,就是人類意誌力的記錄,生命存在史上的奇跡。他們比起老漁夫來,是何其渺小,又何其的懦弱!

在生活中遇到坎坷和荊棘時,我們不妨對自己說:“事事我曾努力,成敗何須怨我!”一次的失敗並不等於一生的失敗。有哲人說:“隻要太陽還從東方升起,就永遠不要放棄希望。”為百分之一的希望而作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一個令人自豪的奮鬥過程。

有人用一生的光陰,尋求他人期望的成功人生。商業家勞心勞神,政治家殫精竭慮,隻有有心人才會追源溯流,從自己認定的精神家園中打撈成功的魚群,最終他也會像漁家拉動海帶一樣,將自己成功的人生越拉越綿長,最終拉動整個大海。

有這樣一則故事:五隻青蛙比賽爬高,麵對高牆,圍觀的青蛙不停地說:“太高了!太高了!”結果四隻青蛙“知難而退”,隻有一隻耳聾的青蛙爬到了頂點。第二次爬更高的牆,圍觀的青蛙不停地打氣,四隻青蛙獲得了成功,而那隻耳聾的青蛙卻麵對遙遠的目標摔了下來。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能否戰勝困難,我們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因素。

我成功了,我的願望實現了,即使我死去了,但我也是幸福的。我不在乎付出和回報是否成正比,我不在乎是否要用生命和熱情作代價,我不在乎汗水是否終會被淚水所溶解,我不在乎……

成功時不要把自己看成巨人,失敗時不要把自己看成矮人。"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這句話。對!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失敗的原因不是一清二楚了嗎?成功的大門不是向我敞開著嗎?

在失敗中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堅持韌性的戰鬥,這就能戰勝自我,超越自我。有這種信念的人決不會是永遠失敗的人,隻要有機會,他就再次站起來,再來一搏,直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