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攔路(2 / 2)

請這十幾個太監進屋坐下以後,茶也上來了,兩方自有人介紹,那領頭的太監姓趙。

嚴清歌看他不喝茶,勸道:“公公且嚐一嚐,這是青州一處孤崖上長的野茶樹上所采茶葉製成的香茶,一年攏共也才有十斤左右,雖不太出名,可卻是極難得的,味道不比那四大名茶差。”

這太監假笑道:“是好茶,聞聞味兒咱家就知道了!不過咱家喜歡小孩子,剛才外麵那小娃娃虎頭虎腦,咱家喜歡得緊,若他來奉茶,咱家才喝的香。”

“那是我們府上小少爺!”伺候的一名嬤嬤忍不住,在旁說道。

這太監也實在是太過分了,阿滿雖說不曾穿金帶玉,可是一瞧就知道身份尊貴,還跟在嚴清歌身邊兒,便是過腦子想一想,就曉得他必然是嚴清歌孩子。這閹人實在蹬鼻子上臉,太把自己當回事兒,還想叫阿滿給他奉茶,也不看看自己什麼模樣。

嚴清歌亦是心中不快,但麵上卻不顯,道:“家裏孩子隻有兩歲,還不曉事兒,便是自己也沒有親自動手吃過一筷子飯,喝過一碗水,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慣了,倒不是不想叫他跟公公親近,隻怕打攪公公雅興。”

這太監嗬嗬一笑,不再提起來這事兒。

嚴清歌等他喝了一會兒茶,尋霜悄悄進來,捧了個匣子,嚴清歌便知道她已經將給這些太監的銀子備好了。

嚴清歌將匣子從她手裏接過來,打開一看,見裏麵放了厚厚的一疊銀票,每一張都是二十兩的,瞧著有近百張,驢皮做成的銀票本來就不薄,這麼多銀票放在一起,還是讓人看了後非常心喜的。

尋霜這事兒辦的不錯,其實她們帶出來的也有大麵額的金票,但是若隻寥寥數張,盡管金額不會比現在的少,但卻不如現在這樣更和這些太監的心意。

嚴清歌隻稍微瞥了一眼,臉色一正,對尋霜假意嗬斥道:“公公們車馬勞頓,你怎麼隻取了這些謝儀,見我們在青州獲的土特產再拿些來。”

尋霜機靈的很,立刻一副受了大教訓的樣子,誠惶誠恐的磕頭出去,一會兒便帶了個粗壯的下人進來,那下人手裏報了個沉重的大盒子。

盒子一打開來,裏麵是金燦燦的一盒子“金子”,色澤微微有些發紅,反倒顯得更亮了,這些“金子”大的有小孩兒拳頭大,小的有黃豆大小,起碼二十公斤。

看到這些太監的眼睛亮的快要燒起來,嚴清歌才叫人將那匣子銀票遞過去,溫聲道:“多謝公公們千裏迢迢來報信。還望公公們給我們說說方才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看在金子的麵子上,便是那一直甩臉子的趙太監都顧不得矜持了,笑盈盈道:“娘娘擔心什麼,炎王妃娘娘叫我們給你報個信兒,那肯定就是八九不離十了。對啦,您在青州,還不知道京裏頭狀況吧,皇後娘娘冬日裏沒了,今年春要立新後了。”

嚴清歌大吃一驚,青州一入了冬,路途艱難,很多消息都滯後的很,所以她竟是根本不知道皇後去世的事兒。

她趕緊看了看自己身上的打扮,幸好,沒有什麼穿紅著綠的,樸素的緊,雖說沒著孝服,可是也沒有什麼值得詬病的,不然以後給這些太監們學嘴,又是一幢麻煩事兒。

“敢問幾位公公,到底哪位娘娘要被封侯?”嚴清歌問道。

“這個是皇家的事兒,咱們不清楚。但娘娘家裏卻有樁喜事兒要告訴您知道。您家妹妹才良人,去歲封了妃,真是大喜大賀!”

嚴清歌沒想到自己隻是幾個月不在京城,竟然就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心下不由得咯噔一聲。

皇後死,嚴淑玉封妃,都在她離開京城後的那個冬天。這兩者之間,有什麼聯係呢?

就在她愣神的時候,那趙姓太監已經忍不住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箱子旁,把玩起那微微帶紅的黃橙橙“金子”了。

“真是好東西啊!青州真真是個好地方!”趙太監癡迷的說道。

嚴清歌心裏冷笑一下,麵上笑的越發柔和:“是啊,這便是從青州的某個金礦裏弄到的呢。”

這話出口,趙太監更滿意了,他已經完全相信了這就是金子。

唯有嚴清歌知道,這一下箱子,真的就是青州的土特產,它們的主要成分是銅,也含有一點兒金子,但含量極少。不過,它們的確是在金礦裏發現的伴生銅,嚴清歌也沒有說謊。

她趁熱打鐵,看這趙太監很滿意,於是,決定再多問他幾個問題。因為她直覺這趙太監心裏肯定知道不少不為人知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