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昱這才稍鬆了一口氣,卻不敢掉以輕心,鬼知道這個該死的雨水雲團會不會再次突然轉向?鬼知道這場雨會不會成為壓垮那個尾礦壩的最後一根稻草?鬼知道下麵的幹部會不會玩忽職守把上級的文件當耳邊風?沒有親自到現場,段昱總是不放心的。
隨行地幹部們被突然從被窩裏叫起來,告之要連夜趕往江永市,心裏自然是有些怨言的,這位新省委書記也不知道抽什麼風,大半夜的突然改變調研行程,這不是折騰人嘛,不過他們臉上自然是不敢表露出半分不滿的,火急火燎地收拾完畢,十分鍾後隊伍就準時出發了,連夜趕往江永市!
江永市是著名的\"世界銻都\",有著發達的采礦業和工業,盛產銻,銻產品生產量居全國第一,年產量占全國的1/3。也是那個尾礦壩所在的地方,
但有時礦產豐富對地方來說真不見得是什麼好事,亂挖亂采和環境汙染問題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特別是前些年國家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期,各地政府都以抓GDP為第一目標,大幹快上,經濟的確是發展了,但是遺留問題卻不少。
江永市有大大小小的礦山數百個,除了幾個大型國有礦山相對而言環境保護措施做得還算到位外,其餘的小型礦山問題都不少。那個被廢棄的尾礦庫就是當初的一個縣區的地方國營所經營的礦山的遺留物。
這個小礦山紅火的時候是縣裏的納稅大戶,縣領導三天兩頭來視察調研,在當時的政治經濟環境下,所謂的環境保護是缺位的,所以,也就有了現在的那個隱患,現在廢棄了,就變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誰都不想管,無人問津了。
柳溪鎮就是那個尾礦庫所在的山區小鎮,在過去的時候,因為這裏有礦,是縣裏的經濟支柱。所以,柳溪鎮也曾經興盛過。但好景不長,由於礦山資源的枯竭,所以即使降低價錢,也沒有人願意過來承包那座縣裏唯一的銻礦,於是這裏就又恢複到了當初寧靜貧困的局麵。
可是當初不顧一切的掠奪式開采,在山上留下了一個個宛如癩痢頭一般的瘡痍,還有這個如定時炸彈般的簡易尾礦庫還矗立在原地,年久失修,已經成了危險建築,由於經曆過一次滑坡,尾礦壩上已是裂縫密布,幸好當地下遊的村民知道銻礦渣的危害,自發用旁邊的山上的泥石在尾礦壩外圍又壘了一個土壩,才避免了尾礦渣的下行。可這個終究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辦法,要是有著大的山洪或者大的降雨,恐怕就會出現危機。
要說段昱讓蓋世傑把那份資料親自送到有關部門一把手中還是起了一點作用的,層層文件傳達下來,縣裏撥了一筆錢給鎮上,鎮上找個工程隊把尾礦壩簡單加固了一下,又指派了鎮上一名幹部專管此事,算是責任到人了,不過也僅此而已,因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就不是一點點錢的問題了,別說鎮上,就是縣裏也解決不了,用鎮長的話說,這就是個“癌症”,沒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