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非夢—張記書微篇小說精選47(1 / 1)

1960年的包子

張記書

我特愛吃包子,這是眾所周知的。究其原因,應追溯到上個世紀60年代。

1960年,我剛10歲,正是“半樁小子,吃死老子”的年齡。當時,國難當頭,三年自然災害,幾乎使家家斷炊。我家僅有的一口鐵鍋,早被大煉鋼鐵的高爐吞噬了。一家人靠從生產隊大食堂裏打回的照人湯維持生命。

我整天像條餓狗,四處覓食吃。地裏的野菜挖光了,樹皮也都當成了糧食吃,村前屋後的榆樹都在秋風中跳起了裸體舞。我實在餓急了,就在地裏挖野菜時,偷偷掰了生產隊一穗玉米生著吃了。玉米還沒完全進肚,就被看青的抓了個正著。於是,大隊在打麥場上召開全村社員大會,公布我的“罪行”,當村支書宣布罰款5元,我正藏在場角一個草垛裏,看著父親將借來的錢顫抖著交到支書手裏時,我想,這頓打我是挨定了。因為父親一向對我是很嚴厲。記得7歲時因為逃學,被父親打了7個跟頭。

怕挨打,嚇得我兩天沒敢進家門。餓了,吃把樹葉,渴了,喝點澆地壟溝裏的髒水。晚上,就在麥場草垛上掏個洞,睡在裏麵。第三天,我幾乎餓昏了,就轉到了生產隊食堂,恰好食堂裏正在分煮熟的胡蘿卜,每人兩個。我擠在人堆裏,也想得到一份。沒想到輪到我時,炊事員剛把兩個胡蘿卜放進我的手,管理員一聲吼,這個賊孩子,不幹活還想吃蘿卜!到手的蘿卜又被奪回了。我隻好低著頭,走出食堂,想著再去哪兒找點吃的。剛走出食堂不遠,一抬頭,就見父親迎麵朝我走來。我一驚,心裏說,壞了,冤家路窄,怕是走不脫了。就急中生智,緊忙往路邊一個茅房裏躲。父親早看透了我的“陰謀”,一步上前堵住了茅房的門口。我立刻就像孫悟空使了定身法,站在那裏一動也不敢動。隻等著一頓毒打降臨了。等了半天,也不見父親那有力的大手甩在我的臉上或屁股上,卻見他從懷裏掏出一個包子遞過來,然後別過臉去。我接過包子,什麼也不想了,三下五除二就吃進了肚裏。吃完還不住地舔著嘴唇。這個包子是什麼餡的,我沒吃出來,但在我心目中,這恐怕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食品了。

吃過包子,父親什麼也沒說,就把我拉回了家。事後才知,那個包子是父親前天一夜的深翻土地掙來的夜飯,他舍不得吃,揣在懷裏,找了一天一夜才找到了我。

人生苦短,一轉眼就是幾十年。父親早在1990年作古了。每次清明節上墳,我都記著帶上包子,祭奠他老人家。一看到包子,我就想到了1960年,想到1960年,就又想到了父親給我的那個終生難忘的包子。以後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走南闖北什麼美食都吃過了,但在我心目中,最好吃的還是包子。因為1960年那個溶進殷殷父愛的包子,早已定格在了我的靈魂深處了!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