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你明知道七弟無意於清歌表妹,就算姨母苦苦相求,您也不該承上表妹的畫像給父皇,你如此做,豈不是耽誤了顯禦的一生。”
話說到這裏,周顯睿聲音一頓,沉默了好一會,他才略帶苦澀的繼續說道:
“母妃出身寒門,陳家一脈太過單薄,根本無法照拂您和弟弟妹妹們,所以兒臣當年,不得不娶文卿為妃,雖然文卿確實賢德端莊,可母妃您應該清楚,兒臣與她向來是相敬如賓,雖為夫妻,可終究親情,甚至都要多過感情。”
喝了口宮女適才奉上的茶水,望著良妃滿眼心疼的看著自己,周顯睿卻報以對方微笑,示意自己並無大礙,緩了下情緒便又說道:
“娶個並非自己所愛的女子為妻,這種滋味兒臣體會過,但當初我是沒有選擇,可顯禦不同,他手握兵權,而且還有我的幫襯,他完全不需要犧牲姻緣,去娶個不愛的女人為妃,就算姨母也是陳家人,母妃也該果斷的拒絕,您一時的推脫不開,如今卻要誤了顯禦的終生。”
其實身為子女,這般同生母講話,其實是很逾越的。
可周顯睿的性格向來如此,無論是在前朝,還是私底下,他一向都是直言不諱,一針見血的將過失欠妥的地方,直接指證出來。
因此朝野上,都說周顯睿最是剛正不阿,這話可不是空穴來風的,如今他連自己生母的過失,都當麵講明,可想而知麵對旁人時,他恐怕就更加不留情麵了。
而良妃被自己的兒子,這般指責過失,她非但沒惱,反而臉上閃過了後悔的神情。
因此良妃清楚周顯睿的脾氣,知道對方如今並非是針對她,隻是在指責她做的這件事,有欠妥當。
加上周顯睿用自己的婚緣做列子,也叫良妃深深的感受到,她似乎真的做了一件天大的錯事,當即她的心裏,就覺得十分的虧欠周顯禦。
“顯睿那你說如今可怎麼好,你父皇已經賜婚,一切都成定局。雖然母親確實不該管這出閑事,可禦兒已經二十,他對女子向來疏遠你也是知道的,但他是皇子,聖上終究不會由著他不成親的,既然早晚都要迎娶王妃,清歌是你的表妹,不但知根知底,最難得的她還一心愛慕著禦兒,他二人若是完婚,日久生情,也未必是不可能的。”
聞聽這話,周顯睿頗為無奈的笑了笑。
“母妃說的都不錯,顯禦小時被後宮妃嬪虐待過,所以他抵觸女子,這點兒臣也都清楚,可是如今的情況,卻是他心裏已經有了愛慕的女子。母妃你想想,向七弟這種情況,他拒所有女子於千裏之外,如今難得遇到喜愛的女子,那他勢必是動了真情的,而清歌表妹現在卻成了他的準王妃,如此結果,你覺得顯禦能接受嗎?”
原本良妃心裏是後悔,可想到清歌到底是不錯的孩子,因此到也覺得對方和周顯禦,還是比較般配的。
可當她聽完周顯睿的話後,甚至當即都坐不住了,站起身忙追問道:
“顯睿你說禦兒已經有心儀的女子了,這事兒你們這些孩子,怎麼都沒一人前來告訴我呢,若是母妃知道,就是你姨母在相求我,清歌的畫像,我也不會送到你父皇的麵前啊。”
話一說完,良妃的眉頭就緊緊皺起,然後也不在多言,徑自就要向殿外走去。
周顯睿忙起身將她攔住,聲音沉穩的勸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