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聽得陳太後這話,眾人不禁都陷入了一陣沉默,而並未過去多久,季淩風就開口打破了殿內的寂靜。
“太後娘娘,想必您定然聽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話,其實禦王親自去尋廢妃蕭氏也未嚐不是件好事。畢竟我們找了這麼久,也沒能將蕭氏逮捕歸京。或許對方已然留了密信或者是暗語,隻要咱們派人跟著禦親王,做那螳螂之後的黃雀,說不定對方就能帶著咱們找到蕭瑾萱了。”
一聽得季淩風這個提議,陳太後眼前一亮,而一旁的郭儀心裏卻沉了下去,更是暗歎對方狡猾難以對付。
但郭儀也不是等閑之輩,他是不會看著季淩風奸計得逞的,所以就見得他也立刻進言道:
“太後娘娘,微臣覺得莫督公此法可行,而且還能將禦親王暫調出京,如此朝局對方可就幹涉不到了。但依微臣看來,尾隨跟蹤不如派人直接隨禦親王一起離京,如此找到廢妃蕭氏也能第一時間將人給奪過來。如此一明一暗兩股力量同時跟在禦親王近側,必然會事半功倍。而微臣過去和禦親王以及廢妃都算熟識,所以我郭儀毛遂自薦,原為太後娘娘犯險走上這一遭。”
對於郭儀這番看似盡忠的言談,一直都對他心存懷疑,從未真正信任過是季淩風,當即就冷笑出聲了。
“郭大人您現在是六部尚書之首,朝廷的棟梁之才。你若跟隨禦親王一同出京,這根本就不切實際。而且你一介文臣,半點武功不會,到時別說先一步逮住廢妃,禦親王槍尖一挑你就得死於非命。所以郭尚書還是留在京師好了,便不要參與其中了。”
郭儀要親自前往,那是因為他是唯一知道,蕭瑾萱真正潛逃路線,要去往何處的人。
所以他必須將這個消息告訴周顯禦的同時,協助對方前去和蕭瑾萱彙合,並甩掉陳後派出的人馬。
在麵對有關蕭瑾萱的事情上,郭儀視對方是有知遇之恩的伯樂,所以這條命都豁得出去,因此這會自然半步不退的繼續說道:
“莫督公此話差矣,就是因為我郭儀手無縛雞之力,所以由我跟在禦親王身邊,對方才不會起疑。而且我的官位是太後娘娘給的,為了太後本官沒有任何懼怕之事。到時我對外大可稱病在家,私下隨禦親王悄然離京。有我日日跟在對方身邊做內應,咱們派出去尾隨的人也好選擇時機出手。畢竟就算找不到廢妃,能在路上除掉禦親王,那我郭儀這趟涉險也就值得了。”
唯恐陳後起疑或者是不應允他的請求,郭儀幹脆投其所好,以暗殺周顯禦為餌,叫這位太後娘娘心動,從而答應他離京。
而陳後雖然看重郭儀的本事,但她也不免有些擔憂,對方在這麼敏感的時刻提出離京,是否另有目的。
但聞聽得郭儀,竟然要做內應除掉周顯禦,一時間陳太後確實心動了,並且抱著一試的態度馬上就同意了。
而等到郭儀內心激動,趕緊叩謝,然後也下去準備遠行,退出衍慶宮後。
襄平本想也離開,但不想卻被季淩風伸手攔住了。
而眼看著不光是襄平,甚至連陳後都詫異的望了過來,季淩風卻在一笑之後,伸手輕撫起臉上的麵具。
“太後娘娘,奴才早就和您進言過,那郭儀根本就是蕭瑾萱的人,他的話您萬萬不能信。如今他看似為您效忠去做內應,不過是郭儀要為周顯禦做謀士,協助對方順利與蕭瑾萱彙合罷了。或許我的話太後您還是無法全信,甚至覺得我是妒忌郭儀,在和對方爭功。但若您看過我的臉後,相信太後娘娘就不會再有這種想法了。”
話一說完,季淩風絲毫不理會,襄平詫異驚慌,要上前阻止的舉動。
他反倒是先一步握住了麵具,下一刻絲毫沒有遲疑,就將他的本來麵目暴露在了陳後的麵前。
季淩風不是不知道,他如此做的後果很可能是被陳太後,馬上拖出去五馬分屍。
但他也是迫於無奈,才不得不先行主動,在這個時刻把他的真實身份,不做隱瞞的呈現在陳太後的麵前。
因為周顯禦回來了,季淩風他算計得了周顯睿,是因為這位帝王多疑,所以才輕而易舉的離間了對方和蕭瑾萱之間的關係。
但是周顯禦則不然,這位戰王千歲手握重兵,無論對方尋不尋的到蕭瑾萱,勢必要不了多久就會重返回朝堂之上。
而到了那時,季淩風清楚的知道,他若敢帶著個麵具,活躍在權勢前朝。
那周顯禦絕對會因為厭煩,而直接掀了他的麵具,到時他的身份就會無所遁形,到時等待他的隻有一死。
所以季淩風隻能先將自己最大的秘密,暴露在陳後的麵前,讓這位太後憑借手中的權利,為他平反身份,不在受之前謀逆案的影響。
如此他季淩風就可堂堂正正的摘下麵具,就算在對上周顯禦,他也有一較高下的機會,不會因為昔日朝廷重犯的身份,被束縛得隻能被動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