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當眾對質(1)(2 / 2)

永昌王那可是輔佐明帝穩固朝局,最受倚重的皇室宗親。

因此他這會一出現,原本因為周逸皇子身份,而站在襄平那邊的大臣還沒什麼,可皇室宗親原本就以永昌王為尊。

所以他的訓斥才講出口,馬上就有皇室宗親出言附議,有了永昌王這個主心骨在,他們在也不願聽從襄平這個區區長公主的調度了。

至於襄平她在看見永昌王的瞬間,所謂的皇室尊榮,在這位老王爺麵前,馬上氣焰就被壓下去了。

一看襄平完全在影響力上,沒法和永昌王相提並論,季淩風看在眼中,馬上劍走偏鋒的轉移話題道:

“公主並非幹政,隻是特殊局勢下,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拋頭露麵罷了。反倒是老王爺您,為何與周顯禦這些亂臣賊子站在一起。莫非陳後與文帝遇害的事情,攝政王敢做下大不敬之事,就是您在背後支持的緣故不成。還有今日的城門緊閉,你們竟然敢硬闖進來,這就等同逼宮謀反,應該判你們禍國死罪。”

帶著百餘人士兵壓陣走在最後進來的周顯禦。將兵力部署與禁軍對峙以後,季淩風這番胡說八道,可就叫他聽不進去了。

“季淩風虧得你還是堂堂七尺男兒,昔日我大周的武狀元。可瞧瞧你現在,整天裝成個太監跟在襄平身邊,狼狽為奸,你就一點羞恥之心都沒有不成。而且你若真想謀權篡位,有本事就別把髒水往我身上潑,竟做那些潑婦胡攪蠻纏的事情,我看你真是太監裝的太久,現在連性格都不男不女了。”

周顯禦和人言語周旋,確實不擅長,但也因為他向來快人快語,所以這會數落起季淩風來,也是相當的不客氣。

當即聽得一眾文武百官瞠目結舌的同時,更是滿眼震驚的看向季淩風,因為若對方不是內侍太監,卻整日和襄平這位公主廝混在一起,那這裏麵的事情可就太值得人探究了。

雖然周顯禦這話,沒有直擊季淩風要害,但看著群臣的注意力也被吸引到這上麵了。

擅長權謀之術的蕭瑾萱,自然會幫周顯禦將事情繼續講下去,給季淩風徹底的致命一擊。

“我夫君周顯禦說的不錯,季淩風不但並非內侍,更是妻妾成群。而且此人過去效忠廢王周顯泰,意欲逼宮謀反,也不是揭發此事的有功之臣。這一切不過是咱們這位襄平公主,為對方開脫的借口罷了。因為季淩風擅長籠絡人心,而這正是襄平公主最需要的,而且我奉勸諸位大人,回了府邸後最好將自家妻妾都好好徹查一遍。據我和王爺所知,季淩風多年培育無數美女,專門送進各府獲取情報。而如今周逸被推為皇帝,看似無奈之舉,實則最受益的是誰,你們往看台上一瞧,難道還不清楚嗎。”

隨著蕭瑾萱這話,在場的文武百官,哪個不是朝堂上摸爬滾打的老狐狸,當即就知道對方指的人是襄平。

而就在這時,隻見無數王公貴族,在京軍營士兵的守護下,快步走到周顯禦麵前,就齊刷刷的叩拜在地,為首之人竟然是錢雲鴻。

就見這位懷安候,先是向永昌王和周顯禦見禮後,馬上就站起身,對登基大典上的所有人揚聲說道:

“諸位請不要在被蒙蔽了,真正的亂臣賊子是季淩風與襄平公主。至於今日永昌老王爺,和攝政王會進京,全是我錢雲鴻與諸多貴族利用府中私兵,強行占領城下,打開城門迎他們進來的,所以根本沒有攻城一說。登基稱帝乃國之大事,容不得丁點閃失。既然周逸皇子的身份存在質疑,而文帝陛下隻是昏迷並未駕崩。我們這些王公貴族認為,此事還是詳加確認出個結果後,在舉行祭天大禮也不遲。”

如今皇室有永昌王坐鎮,貴族裏又有錢雲鴻提出異議,已經被動搖的在場諸人,卻不想郭儀這個六部尚書,也在此時站了出來。

“諸位同僚,其實今日登基大典,郭儀也覺得甚為不妥。畢竟周逸皇子,若是皇室血脈,為何啟帝駕崩前神誌十分清楚的狀況下,卻絲毫不提傳位一事。而且眾所周知攝政王能征善戰,他若覬覦皇位何苦等上這麼多年,當初明帝駕崩,你們別忘了平叛之人就是攝政王。擁護啟帝登基,將傳國玉璽遞到對方手裏的仍舊是王爺。他要真想做皇帝,數年前平叛擁護聲最高時,他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你們好好動腦子想想,就不覺得說攝政王意欲謀逆篡位這話,簡直就是個笑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