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思維正能量:改變意識就能獲得改變世界的力量(2)(1 / 3)

(3)要主動前進,而不是後退。成功的人喜歡問:“怎樣才能做得更好?”

(4)要明白進步一點,就是一種收獲。最大的成功都是保留給具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態度的人。

(5)要迎合消費者的喜好。

(6)要把握投資良機。

(7)創意是思想的果實,但是隻有適當的管理徹底實行之後才有價值。

(8)不要讓創意平白飛掉,要隨時記下來。

(9)繼續培養及完善你的創意。

(10)每一個靈感都是新構思。

(11)不要輕易放過偶然的現象。

(12)千萬別小看自己無意中的主意。

用創造性思維打破困局

人的創造性思維是改變世界的決定性力量,曆史上的任何一種發展和進步無不與這充滿正能量的思維方式有關其所具力量之凶悍足以讓所有的人都瞪目結舌。

傳統的思維是複製性思維,即在思考問題時以過去遇到的相似問題為基礎。對於一般人,遇到新問題時,常會與以往的經驗相比較:以前我學到的知識是如何教我解決此問題的?而後即選出以經驗為基礎的解決該問題的方法,並沿著確定的方向去解決問題。因為有經驗奠基,故我們對這種方法的可靠性堅信不移,形成定勢,也不願探索其他更佳的方法。這種思維方式常易導致思想僵化。若你永遠按照慣常的思路去思考,你得到的永遠是原有的東西。所以,想別人不敢想的,你已經成功了一半。也就是說,隻有用創造性思維才能打破困局。

什麼人最善用創造性思維打破困局?那就是創造型英才。他們遇到問題時,常會思考:能有多少種方式分析、解決這一問題?怎樣反思這些方法?他們會對解決某問題提出多種思路,多種實施方案,有些方法則是以往未出現過的,獨辟蹊徑的。諾貝爾獎得主理查德·費因曼每遇到難題時,總會萌發出新的思考方法。他認為不理會以往思想家們如何思考問題,而是創造出新的思考方法,是自己成為天才的奧秘。

創造型人才,善於進行獨創性的思維組合,思考問題都是多視角的,他們往往容易發現別人沒有涉及過的新角度。此外,創造型英才還有一種特殊的性格,即善於將不同對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較。善於在似乎沒有關聯的事物間建立起聯係,他們也發現了別人所看不到的東西。同時,他們還有很強的從對立的角度思索問題的能力。物理學家、哲學家戴維·博姆指出:“天才之所以能夠提出各種不同的見解,因為他們可以容納相對立的觀點,或兩種互不相容的觀點。”玻爾認為:“對立的思想糾結纏繞為新觀點的奔湧而出創造了條件”,能使“智力活躍起來並創造出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隻活了41歲的奧地利小說家弗蘭茨·卡夫卡,是現代派文學的最有影響的人物。這位現代藝術的探險者雖天年短暫,而不朽的靈魂卻附著在他的作品中自由瀟灑地長駐人間。導致他獲得成功的原因固然眾多,不過,他對“每個人都生活在自身攜帶的柵欄內”的醒悟,以及為跨越這種“柵欄”所采取的狂放無羈的藝術思維方式,不能不說是他成功地拿到“放在最高處的桂冠”的重要緣由之一。

從青少年時代起,警惕自囚於這種“自身攜帶的柵欄”,並及時地從中走出來,實在是一種可貴的警悟。與生俱來的獨一無二的創造自由態度,勇於進取,決不自損、自貶,在學習生活中勇於獨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善於注入創意,在職業生活中精於自主創新,正是能夠從自我囚禁的“柵欄”裏走出來的鮮明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