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情緒正能量:努力對抗負麵情緒才會掌控命運(1)(2 / 3)

(3)要學會正確評價身邊的人和事。

要學會全麵觀察問題,從多個角度、多種觀點進行多方麵的觀察,並能深入到現實中去。這樣能使自己發現原來發現不了的意義和價值,使自己樂觀一點,還會增加我們克服困難的勇氣,增加自己的希望、信心,即使遇到嚴重挫折也不會氣餒,不會打退堂鼓。

凡事多一些理性思考,少一些任性姿態,你就能把不良情緒這個魔鬼關在牢籠裏,戰勝那些企圖摧毀你的力量。

控製情緒,激發潛能

情緒影響人的潛能發揮,尤其是不好的情緒讓人喪失理性,已有的想象力也會遠離正向發展的軌道,不會產生正向力量。一個人懂得控製自己的情緒,通過情商的培養,達到不彷徨、不失態、不失控。

衝突水平維持在怎樣的程度,依賴於領導者的直覺能力和領導藝術,這需要在實踐當中去體驗和提高。

一天,美國前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那裏,氣呼呼地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強烈的信,然後拿給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幹什麼?”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林肯是在教下屬控製自己的情緒。組織行為學上稱其為“自我監控能力”。林肯控製情緒的方式不失為培養自我監控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在生活中,因為各種煩心的瑣事,我們都會或多或少地產生不良情緒。

這些不好的情緒如果控製得當,就能激發出你的潛能,成就一番功業。

其實,控製情緒是對情緒的一種選擇,即抑製不良情緒,使自己轉向正麵、積極的情緒。如果選擇正確、控製到位,就容易在複雜的局麵中掌握主動權,而是你好情緒的一種選擇,控製好情緒自然會激發更多的潛能。

因此,在潛能的激發麵前,很多人會把功勞歸在不良情緒上,但其實真正的功臣是情緒的自我調節。如果你學不會把糟糕的情緒轉化為積極的情緒,那麼成功也一樣遙遙無期。

那麼,怎樣才能把壞情緒轉化為成功的動力呢?

(1)正確評價自己,不要過高或過低的看待自己。

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才能在絕望的時候不放棄自己,失落的時候不小看自己,驕傲的時候不高估自己。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做自己可以勝任的事情,對自己有一個合理的預期和評價。這樣你才能在不斷的進步和滿足中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培養獨立的人格,做自己的主人。

認識自己的原則,知道什麼是你堅持的,什麼是你不能容忍的,人雲亦雲並不能幫你找到解決的辦法,反而會讓你陷入迷霧之中,最後一點一點地迷失了自己。在你不知如何選擇的時候,可以告訴自己“我是在為自己生活,而不是為了別人”。

(3)多發現親人朋友對自己的愛和幫助。

任何人,無論是成熟的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他人的幫助,而家人是你最忠實的支持者。也隻有家人的愛才是最無私最溫暖的,多發現他們的愛可以讓你更有信心麵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

(4)從多角度審視自己,發現自己的美。

每個人都需要在多角度中審視自我、調整自我,不斷地發現自己身上的優點,以此鼓勵自己,指引自己,並不斷地朝理想和成功邁進。

(5)自我安慰與自我暗示。

情緒低落時,要學會自我安慰,自我安慰有兩種形式:“酸葡萄式”和“甜檸檬式”。“酸葡萄式”是指人們想要卻得不到的東西,就故意說它不好,即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是酸的。“甜檸檬式”是指人們對我擁有的東西,相信它是最好的,並真心地接納和認同。這種看似消極的做法,對情緒調整、平衡心態有著積極的意義。

同時,在情緒不好時,要學會從積極的方麵暗示自我。設計一些積極的語言來暗示自我。如情緒低落的人,總是對自己說“今天心情不錯”,“我今天感覺非常好”;容易憤怒的人,可以不可以暗示自己“我要冷靜些,發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另外,可以不可以改變一些行為以調整情緒,例如改變麵部表情,對自己微笑,改變行走姿勢,抬頭挺胸,昂首闊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