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遊學天下(1 / 2)

曆史是頭倔驢,在半道上出現一大堆令它垂涎三尺的胡蘿卜以前,它是絕不會偏離自己特定的行進路線。很顯然,就雲翊那長相怎麼看也和胡蘿卜沾不上邊。這個時刻準備效法高宗皇帝在危險到來前就先行逃跑找個地方苟且偷安的妖孽,頂多就算是顆目前還比較鮮嫩雜草而已。路邊雜草當然不能和胡蘿卜相提並論,卻並非是毫無用處,至少那頭倔驢想要偷食就得停住腳步稍微扭下頭。

乾道元年剛開春,好不容易送走了那些前來道賀也可能是順路打秋風的各界人士,接受了朝廷招安的山賊寨子裏卻並未因此變得冷清反而更加忙碌。

“大外公,您就別塞了!再裝下去我可連坐的地方都沒了!”看著忙碌的眾人和那三輛被塞得滿滿的烏篷車,雲翊那張小臉愁得都快滴出水來。

逃跑這事很重要但不能著急,橫渡太平洋這種壯舉必須詳細策劃認真準備才行。反正蒙古鐵騎想要踐踏中原還得等上個百八十年,這麼長的時間夠讓雲翊竭盡全力去搏個功名混頂狀元的帽子來戴戴,既滿足了四位外公光宗耀祖的虛榮心,更是為了圓兩位先生的科舉夢。

按照宋製,四川地區的貢士可以就近在安撫製置司參加“類省試”,大可不必千裏迢迢地跑到臨安府去參加禮部試,但這幾個月裏勸雲翊南下赴考的人卻不少。想來也不難理解,蜀地這麼多年才出了個神童,各地官員自然會覺得非常有必要拿出去顯擺一下,參試考生更不願和這麼個妖孽同場競技白白浪費掉自己出人頭地的機會。

既然有人在不停地攛掇著,再加上自己也很有必要前去打探一下宋代的航海技術到底發展到了一個什麼樣的水平。雲翊幹脆就打著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的旗號,把他四個外公跟兩位先生忽悠得暈頭轉向,居然同意了他在朝廷公布的會試時間前一年就出發遊學天下。

“被子再給裝兩條,還有少爺平時吃飯的碗筷也都帶上……”絮絮叨叨地吼完那些忙碌的手下,大寨主何通在扭頭瞬間換上了一副慈祥的麵容,依依不舍地對雲翊道:“乖孫兒,出門在外可比不得在家,這春寒料峭的若是你在路上不小心受了風寒……”

“可……”很不願意把自己南下赴考變成舉家逃難,卻又無法辜負老人家一片苦心,話到嘴邊雲翊隻能咽了回去點頭答應。

“孫兒,來!”下山多日的洪愈鬼鬼祟祟地湊上前,確認沒人注意到自己的行動後才從懷裏掏出一疊帶著體溫的紙片。“這是剛兌換的六萬貫關子,趕緊藏好了可別讓旁人知曉!”

兩宋時期貨幣以銅為準,交子雖然方便卻隻能在蜀地流通,到了外麵人家壓根就不會認。好在朝廷以此為藍本推出了關子,雖說這種官方出具的支票兌換起來相當麻煩,必須先到衙門去交由主管錢糧的書吏驗明真偽核對無誤後才能到府庫兌現,但確實能緩解了異地流通之苦。否則那六萬貫銅錢足夠把雲翊壓成一張肉餅!

雲翊聽到這個數字還真被嚇了一跳,哆嗦著道:“六……六萬貫?”

“噓!小聲點!”看了看四周發覺好像沒什麼異常情況,洪愈這才稍微放下了點心思。“都說窮家富路,你這趟遊學在外可別舍不得花錢……”

使盡渾身解數好不容易才磨得褚大人同意跟著南下遊學的褚南貼了上來,拍著胸脯保證道:“二寨主放心,有我在定不會讓翊哥受得半點委屈!這一路上我保證讓他住上最好的客棧,吃上最可口的飯菜,若是沿途那窮鄉僻壤的沒個好去處,我就帶他上青樓擺兩桌……”

去青樓吃飯?雲翊聽到這話滿頭黑線,這到不是說他有了什麼特別的想法。畢竟這個時代的青樓和娼寮不同,雖說兩者都提供生理方麵的特殊服務,但青樓裏還是以歌舞表演為主,那些女子很多都是才華橫溢的藝術家。

而且青樓也提供餐飲服務,無論是就餐環境還是食品安全性等方麵都遠超尋常酒家,那些文人墨客或者達官貴人也經常在這裏宴請賓客,順便招倆歌姬欣賞一下歌舞。隻不過這種地方花費可不菲,就那褚大人的月俸還不夠在樂溫縣內那家燕淩閣擺上一桌,這要是到了江南繁華之地,那一頓飯下來還不得頂寨子裏的山賊們上大半年的花費?

“二外公,您把這錢給孩兒了,那寨子裏……”雖說到了這個時空就一直過著鮮衣美食的生活,但雲翊還沒養成做奢靡浪費的習慣,感受著濃濃親情的他更擔心一件事。這幾年山賊的營生也不那麼好做了,幾位外公省吃儉用的十多年裏也就攢下了這麼點家當,如今一下全給了自己,他們今後的日子可還怎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