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風雲突變(上)(1 / 3)

想用不是理由的理由去糊弄辛棄疾跟彭龜年,天下間怕也就雲翊有膽子去做這種不靠譜的事情了。隻可惜有很多事並非有膽子去做就能夠獲得成功,想要說服那兩位同意全軍撤退把天水軍的後防扔給金兵肆意折騰,雲翊還真就沒這份能耐。

彭龜年不會同意撤軍,那是因為他忠君。正所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眼下還未能有機會步入朝堂在爾虞我詐中變得圓滑世故,血氣方剛的彭龜年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既然深沐天恩受命為官家守牧一方,就應該時時刻刻把朝廷利益官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十餘萬天水大軍是朝廷的軍隊更是官家的心血所在,他不能就這麼棄之不顧眼睜睜地看著他們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

辛棄疾反對臨陣脫逃,因為他愛國。即便是曾經被無情地拋棄,即便是在南歸後一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但這位燕趙奇俠依舊抱殘守缺無比固執地堅持著大宋的神聖領土不容侵犯的錯誤觀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片土地是屬於大宋的,他沒有任何理由拱手讓人。

除了要堅守自己的信念,辛棄疾相較與彭龜年還多了一個堅守的理由,他相信雲翊有辦法守住眼下看起來是岌岌可危的西河城。自乾道二年被官家給莫名其妙地踹到這小妖孽身邊開始,這呆一塊都多少年了啊,辛大俠還能不知曉點雲翊的能耐?

此次雲翊率兵來援使出了前所未見的卑劣手段,直接導致金兵潰敗太快城內守軍根本就沒能及時做出配合,辛棄疾也找不到機會見識一下被衛文遠等人視若珍寶在最後關頭才推上了城頭那些駕著根粗大銅管的小車有什麼用處,可他卻很清楚雲翊讓人大老遠從樂溫運來的東西不可能就是個擺設。

而一個率領三萬烏合之眾就敢長途跋涉深入敵國腹地奪取重鎮,又能踞城而守折磨得金兵苦不堪言的小妖孽,眼下身處大宋境內背靠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後勤基地,他能會沒點手段應付來犯之敵?辛大俠相信雲翊現在是真心想逃,但他更相信這小妖孽能夠讓那些不識相的金國蠻子知道什麼叫後悔,知道惹火了大宋的雙料狀元和他手下那票山賊會有什麼嚴重後果。

一樣的心思一樣的選擇,但在如何勸說雲翊留下來對陣金國大軍的方式上辛棄疾和彭龜年卻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手段。

彭龜年雖然不知道雲翊肚子裏到底藏著多少損招能對此戰產生多大的影響,但他自少還算明白這小妖孽身邊帶著近兩萬援軍,而城內那些已經通過實戰證明了自己價值的樂溫青壯更是多次明確表示他們隻會效忠於雲翊,一旦雲翊下定決心撤退將再也沒人能控製住這支龐大的軍隊。

想要守住西和州治所就勢必少不了這兩萬多人馬,而留下他們的關鍵就在於雲翊那小妖孽的決定。自古便有了請將不如激將的說法,同為讀書人又一起參加過乾道二年的那場科考,通過非常規手段騙到個狀元名頭的雲翊可以巧舌如簧,而憑借真才實學中得進士的彭龜年也是能言善辯。在引經據典逐項駁斥那些荒唐可笑的言論之餘,彭龜年還沒忘含沙射影順帶把某個小妖孽罵了個狗血淋頭。

彭龜年的手段可謂是中規中矩,若是運氣好碰上個黃忠那樣的人物肯定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說不定還能忽悠得對方直接率兵前往長道去跟大金國勇士們拚命,但辛棄疾卻知道這招沒多大用處,因為他們這次需要說服的是那個沒臉沒皮的小妖孽。言辭是無法打動這小妖孽去做那種舍己為人的大好事的,如果不能拿出足以讓他心動的巨大利益作為誘餌,那也得采取點特殊行動才行。

一哭二鬧三上吊,那是腦袋被流星砸過的潑婦們才能使出的手段,就連稍微有點思想的知性女子都不會做出這麼沒品的事,更別說文武雙全的辛大俠了。沒哭沒鬧,甚至都懶得浪費唾沫去說教,辛大俠直接麵帶微笑站在了城牆邊上,就那麼一句話“想撤軍可以,但為兄的丟不起那人,就隻有跳下去後煩勞賢弟你把我給抬回祐川了。”

“幼安兄,您先下來,這撤不撤軍的事我們再好好商量一下不行麼?”無恥,簡直是太無恥了!雲翊原本以為這個世界上就自己敢做這樣不要臉的事,卻怎麼也沒想到辛大俠也會玩起了以死相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