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外事件(2 / 3)

事情的發展也確實如李鳳娘所想,當五千金國輕騎兵犯臨安府,坐鎮後方的太上皇果然喊出了“秦愛卿救駕!”

通過秦家餘孽勾搭上天水軍主帥,命其戰場投敵這隻是第一步。前次密談中大金國不是提出了延誤虞允文大軍補給才肯幫趙惇坐上太子之位麼,那這一次就再做徹底點,完全切斷虞允文的糧道行不?還不夠?那要是再順便再添西線兵團的行軍路線和作戰計劃呢,這總能讓完顏雍笑納吧?

辦完了軍國正事,李鳳娘倒也沒忘記還該照顧一下完顏雍的個人喜好,畢竟這禮多人不怪麼。跟秦塤一樣悄悄認下了完顏雍做幹爺爺,即有礙於大宋不和親的規矩,又考慮到這關山遠隔想去陪人家睡一覺確實不易,李鳳娘這才被迫退而求其次在民間為自己挑選了兩百餘替身準備隨時啟程送往北方。

把萍兒和琴鈺的名字列入送給完顏雍的禮單中,李鳳娘這真不是有意為之,她是故意的。誰叫那倆人長得是如此的禍水,走在街上有礙觀瞻,不小心站在一起還能嚴重形象到她這自詡的大宋第一美女的形象?

至於雲翊在得知此事後會做出什麼反應,完全不在李鳳娘的考慮之列。要知道,能夠被作為禮物送給大金國這可是非常有麵子的事,沒瞧見朝廷好些個大臣都還特意為此上門拜見太子麼?挑了萍兒和琴鈺沒有去找那小妖孽收點好處費,這已經是太子殿下與太子妃格外開恩了,做人可不能得寸進尺。再者說了,雲翊現在還是大宋臣子呢,他就算真有不滿又能怎樣?

當然了,雲翊身邊有朱熹有陸遊這兩位當今首屈一指的忽悠大師也必須考慮,萬一這兩位反對起來也確實很讓人頭疼。但這沒關係,李鳳娘對雲翊的怨恨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再加上秦塤對陸遊頗為顧忌,這兩位早就準備好了應對之策,隻是可憐朱熹得委屈地遭受池魚之殃。

對付雲翊的手段很簡單,就倆字——捧殺!不管事情的真相是怎樣的,反正展現在世人麵前的就是孝宗親自負責的東線進攻受阻,而虞允文大軍更是陷入重圍,可以所大宋此次興師問罪到目前為止的表現並不能令人滿意。

唯有雲翊是個例外,那小妖孽能夠率領三萬烏合之眾偷襲保川得手狠狠地扇了大金國一耳光。這事往小了說是虞相公領導有方決策英明,可要是往大了說麼……那就得是臣子所能犯下的最大錯誤功高震主!

而為了讓自己的謀劃具有更多成功的可能,李鳳娘在出手的時機上也頗費了一番心思。就在孝宗皇帝無比憋屈地被忽悠回朝前一天,臨安府裏突然開始流傳起雲翊在此戰中的表現,甚至還有好事者已經把整個經過編成了童謠。

流言傷不了雲翊,手下人表現是過於搶眼但孝宗皇帝又不是那種小肚雞腸的人,他雖然心中有一點點鬱悶卻也還是非常欣喜地接受了這個事實,並適當地表現出了對雲翊的讚賞。

但李鳳娘既然出手,就不可能隻有這麼一招,當天夜裏便有人進了宮向孝宗皇帝講述了一個不是事實的事實。雲翊奉虞相公之令率軍北上為主力創造戰機,但虞允文並沒有給他配發正規官兵啊,他怎麼就能成功地奪取鞏州占領保川還收拾了那麼多的大金國勇士?他手下隻有三萬烏合之眾?說出來誰信呢?這支軍隊的來曆怕是得好生琢磨一下。

而如果說雲翊之前還是受了軍令,可他接下來的一係列舉動就有點難以自圓其說了。在金兵的重重圍困之中,虞允文的軍令根本就沒法傳入保川城內,既然沒有接到指示那又是誰給雲翊撤退的權利?要說這撤就撤了吧,大宋朝臨陣脫逃的將領又不止這小妖孽一個,可雲翊千不該萬不該,他就不該帶著保川百姓一起逃亡。

一個小小的從八品防禦使,手裏卻攥著數萬敢於同大金國勇士硬碰硬的烏合之眾,又還會把握一切機會籠絡人心,他這是要幹什麼?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孝宗皇帝卻忍不住為之一驚,腦子裏迅速地冒出了一個大逆不道的詞彙——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