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2 / 3)

又不數日,孔厚、範成龍都轉來,將江南各山形勢一一說明。天彪與畢應元等會議了,各處都如法安排訖。

公事已畢,天彪由冷豔山回風雲莊去省墓。那雲氏族中故老子弟,並鄰舍親戚,齊來迎接賀喜。東家請酒,西家設筵,真個是錦衣歸裏,說不盡那些榮耀輝煌。天彪應酬了三日,因回朝覆旨要緊,便不多停留,辭別了親友起身,已是宣和四年二月。

天彪與畢應元、範成龍同行,不日回轉東京,差孔厚往少華山查勘,天彪與畢範二人先進京城,入朝見駕。天子已陸續收到天彪的奏議,此時天彪見駕覆旨,又將所有情形麵奏了一番。天子大喜道:“朕固知非我越國公不能也。朕於去年十月初十日,有第宅賜卿,卿可就第。”天彪方知出使之日,天子已有恩賜,即忙叩首謝恩。天子又頒內府器玩,賜與天彪、畢應元、範成龍三人。三人均各謝恩而退。

天彪回到新賜的第宅,地方官早已打掃鋪陳,煥然一新。天彪到了私第,各官都來慶賀,三日筵宴,非常的鬧熱。不數日,孔厚自少華山回來,先見了天彪,將少華山形勢告述了一番,便同去朝見天子,將少華山形勢奏聞。天子便準少華山設遊擊府,置兵一千六百名,又重賞了孔厚,複歸本職。

單說雲天彪朝罷回第,雲龍、劉慧娘及一切眷屬都移居住在新第內。天彪吩咐就第中打掃精舍,排列群書,每日早朝罷回,就在精舍內博觀群籍。因想列年戎馬倥傯,所有手著《春秋大論》一書,尚未脫稿。今天下太平,朝野無事,便於退朝之暇,取出那卷稿子來,細閱一遍。周十四王,魯十二公,五霸,七大戰,俱有成論,隻須改易數行,便可無疵。其餘會盟征伐,亦有論斷,便博采先賢名論,補緝參訂。

書成之後,攜去請教於張嵇仲,嵇仲細閱一遍,擊節稱賞,便勸天彪速將此論恭呈禦覽。天彪依言,便回第每日親手繕錄,約計一月有餘,錄成裝訂,親自齎獻禦前,恭呈聖覽。天子見天彪有著作,欣然首肯道:“卿之手著,必大有可觀。”便收入宮內披覽,果然議論崇閎,斷製精確。天子大悅,臨朝見天彪道:“卿所著書,朕已披覽,具見學力宏深,真儒教中之功臣也。此繕本可收入四庫,卿所家藏副本可速付梨棗,以廣流傳。”天彪稽首謝恩而出。

當時遵諭刊刻,張嵇仲恭紀聖言,弁諸簡端,賀太平、蓋天錫、陳希真都贈序言,刊刻刷印。天子傳諭頒布天下,天下士子無不欽佩,家家傳誦不朽。天子又賜天彪“功崇學正”匾額。天彪謝恩,謹將賜額懸釘新第中堂。原來此第係是蔡家的舊宅,極其宏敞。

當時天子賜宅之際,同日以童貫之宅賜張叔夜,以高俅之宅賜陳希真。此時天彪出使未歸,叔夜與希真一齊出班謝恩。叔夜受賜遷第,惟希真跪奏道:“未出師之前,臣曾奏過皇上,臣成功之後,不願富貴,隻求人山修道,已蒙天恩俯準。今臣暫時棲止,求恩免賜第宅。”天子笑道:“卿當真要如此?”希真磕頭道:“辜負洪恩。”天子又笑道:“卿何須這般性急,且待雲天彪出使轉來,大功告竣,你再去罷。”希真道:“既蒙聖恩暫留,敢不凜遵。臣自有房屋在西大街辟邪巷內,那年因高俅陷害,抄沒入官。天恩浩蕩,察臣無罪,賜還臣故居,臣私願足矣。”天子便叫查出原卷,即速賜還,不必覆奏。又諭希真道:“高俅之宅,朕言已出,卿不可違,你那故宅做了別墅罷。”

希真叩頭謝恩,感激退朝,回到智勇侯府來。祝總管同陳夫人一齊接入。二人請安畢,希真道:“我兒,今日承蒙聖恩,賜還了辟邪巷的故宅,又另外賞了一座宅院。天恩浩蕩,言語難盡。”麗卿歡喜道:“爹爹,我們何不今日就先到故宅看看。”希真道:“我正為此,來叫你們同去。”

二人大喜,當即起身,隻帶了隨身的仆人親隨,同到西大街辟邪巷來。進得巷時,先有幾個虞候都管在門前候著。希真吩咐開進去,就去把那封皮揭開,打斷那鎖。原來那所房子被高俅封鎖之後,發官變賣,那個敢來買。高俅要送與幾個親友,都是怕裏麵有鬼,不敢去居住,所以還封鎖著。三人都跳下了馬。麗卿想:“那年乘霧逃難的時節,父親從那邊牆上跳下來,如隔再世。”三人一同進去,看那裏麵好不淒涼,庭上庭下,天井牆邊,青草莓苔長得挨擠不開;梁上倒掛塵垂滿,許多鳥雀在裏麵做窩,見人來都飛了出去;家夥什物,半點都無;窗門格子有些都倒在地下。希真道:“你們在此,我去探望鄰佑。那年官司,都累了他們,須得去謝謝。”

麗卿引永清到了那樓上,指著對永清道:“這間是我的臥房,外邊這間還有個養娘住的,你看塵土這般厚了。”口裏說話,止不住眼裏滾下淚來,淒惶不已。永清勸道:“我們如今大仇已報,富貴功名俱已成就,不要隻管傷感了。強如我家,片瓦都無。”麗卿收住淚道:“玉郎,我同你到箭園裏去看看。”二人下樓來,那些都管已督押夫役在那裏打掃,拔草搬土。二人到了箭園裏看時,隻見那些桃樹,也有枯死的,也有跌倒的,剩得不過一半。那三間箭廳和那座亭子,都精空的,一物俱無。麗卿和永清在那亭子扶欄台上坐下,歎息了一回,侍從人來稟道:“公爺拜客轉了。”二人到了外麵,希真道:“我們去休,讓他們打掃鋪陳了再來。”三人同出,又到了禦賜的宅第內,賞玩了一回。當晚,父女翁婿都息在新宅內,希真就在虛明閣歇息。

不數日,親隨來稟道:“舊府第已修理鋪陳完畢。”希真大喜,當日便吩咐舊宅內準備酒筵,酬謝高鄰。

那日正是十月十五日,遂帶了麗卿,各坐大轎,同往故宅,裏麵果然鋪陳得煥然一新。原來都是祥符縣知縣官極力辦理,派得力公人、體己幹辦收拾得無微不到,麗卿十分歡喜。文武各官都來賀喜。散去後,陳希真不脫公服,挨門逐戶去啟請了眾位高鄰。那個敢不來,有幾家搬去的都搜尋了來。須臾之間,老的,少的,貧的,富的,廳上坐滿。希真朝上拜倒,說道:“陳希真那年深蒙眾位高鄰提拔,脫離大難,累了高鄰,感謝之至。”眾人連忙回拜道:“相公,折殺我們!”希真都依年齒讓了坐位。眾人齊說道:“那年高太尉尋事害相公,我們憂得你苦,大家都不服氣。今日天可憐見,做了大官,正所謂皇天不負善心人。”希真謝道:“全賴高鄰福庇。”首坐一個龍鍾老人,腫著兩個眼泡,掬著一嘴白胡子,說道:“我早說提轄必然發跡,今日果然做了大官。像提轄這般人能得幾個!”希真隻稱不敢,眾人都笑。親隨人抬上了金帛禮物,按著人數,一人一分,希真親手送過去。眾人起先那裏肯受,隻聽得滿耳朵都是“阿也也”的聲音,推讓了好半歇才得定了。酒筵擺上,階下奏動鼓樂,大家坐了。酒至數巡,一個親隨稟道:“郡主出堂。”隻聽得環佩丁東,六七個使女擁著麗卿出來,鳳冠霞帔,玉帶禁步,金裝的命服,走上庭前,朝上立著。希真道:“我兒,可與眾位高鄰見個禮。”嚇得眾人跌跌踵踵的避了開去,都說:“什麼道理!”階下細樂奏動,麗卿依次序都道了萬福。眾人都拜下去,麗卿也連忙跪倒回禮。希真道:“這不是折殺也!”也回拜了。麗卿告辭進去。希真極其殷勤酬勸,眾鄰舍隻是拘拘束束的,都不終席,紛紛告辭了。希真隻得送出,又叫每一家另送一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