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像無頭蒼蠅一般在找尋快樂的人,最後總是一無所獲。
原因是快樂並非無處不在,而是要靠自己去製造。
英國《太陽報》曾以“什麼樣的人最快樂”為題舉辦了一次有獎征答活動。他們從征集來的8萬多封來信中評出了四個最佳答案:
第一,作品剛剛完成,吹著口哨欣賞自己作品的藝術家;
第二,正在用沙子築城堡的兒童;
第三,為嬰兒洗澡的母親;
第四,千辛萬苦開刀後,終於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大夫。
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它告訴我們,要想成為快樂的人:
第一,必須工作;
第二,必須充滿想象,對未來充滿希望;
第三,一定要心中有愛——那種無私的、不計報酬的愛;
第四,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為樂的技能。
隻有這樣的人,世人才會給他最美妙的報償,正所謂授人玫瑰,手有餘香。
每天麵對煩瑣、繁忙、煩人、煩悶的工作,你可能都沒有想過這正是你快樂的源泉。工作竟然是快樂的基礎?沒錯,隻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已。正如佛家所說,佛不在別處,就在我們生活的一點一滴之中。快樂也不在別處或者別人那裏,而是在我們的心中,在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心靈悟語
對比快樂的四要素,看看你還缺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