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1 / 3)

4.3.5幾何公差帶

幾何公差帶是用於限製實際被測要素變動的區域的幾何圖形,由一個或若幹個理想的幾何線(麵)組成,隻要被測要素完全落在給定的公差帶內,就表示被測要素的幾何公差符合設計要求。

幾何公差帶具有形狀、大小、方向和位置四要素。幾何公差帶的形狀由被測要素的理想形狀和給定的公差特征所決定,大小由公差值t確定,即公差帶的寬度或直徑等。幾何公差帶的主要形狀和大小。幾何公差帶的方向是指與公差帶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通常為指引線箭頭所指的方向。幾何公差帶的位置有固定和浮動兩種:當圖樣上基準要素的位置一經確定,其公差帶的位置就不再變動,稱為公差帶位置固定;當公差帶的位置可隨實際尺寸的變化而變動時,則稱為公差帶位置浮動。

幾何公差帶的形狀和大小4.3.6基準和基準係

基準是用來定義公差帶的位置和(或)方向或用來定義實體狀態的位置和(或)方向的一個(組)方位要素。圖樣上標注的任何一個基準都是理想要素,但基準要素本身也是實際加工出來的,也存在形狀誤差。在檢測中,通常用形狀足夠精確的表麵模擬基準。例如,基準平麵可用平台、平板的工作麵來模擬;孔的基準軸線可用與孔無間隙配合的心軸、可脹式心軸的軸線來模擬;軸的基準軸線可用V形塊來體現。

基準的種類通常分為以下3種:

(1)單一基準

由一個要素建立的基準稱為單一基準,3由d2圓柱軸線建立起的基準。

(2)公共基準(組合基準)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要素建立一個獨立的基準稱為公共基準或組合基準。軸線的同軸度,兩段軸線A、B建立起公共基準A—B。

3單一基準4組合基準(3)基準體係(三基麵體係)

由3個相互垂直的平麵構成的基準體係稱為三基麵體係,這3個平麵都是基準平麵,每兩個基準平麵的交線構成基準軸線,3個軸線的交點構成基準點。應用三基麵體係時,在圖樣上標注基準應注意基準的順序,(b)中線的位置度,應選最重要的或最大的平麵作為第Ⅰ基準,選次要的或較長的平麵作為第Ⅱ基準,選不重要的平麵作為第Ⅲ基準。

4.4幾何公差與公差帶特征

4.4.1形狀公差與公差帶

形狀公差是用來限製單一實際要素的形狀誤差的,它包括直線度、平麵度、圓度、圓柱度以及不帶基準時的線輪廓度和麵輪廓度。形狀公差帶是限製實際被測要素變動的一個區域。

形狀公差的特點是不涉及基準,其公差帶的方位(方向和位置)可以浮動(用公差帶判定實際被測要素是否位於它的區域內時,它的方位可隨實際被測要素方位的變動而變動)。形狀公差帶隻有形狀和大小的要求,沒有方位的要求,它隻能控製被測要素的形狀誤差,隻要被測要素位於其中即為合格。

直線度、平麵度、圓度和圓柱度公差帶的定義、解釋和標注示例見。

直線度、平麵度、圓度和圓柱度公差帶的定義、標注和解釋

項目公差帶定義標注和解釋直線度

公差帶為在給定平麵內和給定方向上,間距等於公差值t的兩平行直線所限定的區域

在任一平行於圖示投影麵的平麵內,上平麵的提取(實際)線應限定在間距等於0.1mm的兩平行直線之間

公差帶為間距等於公差值t的兩平行平麵所限定的區域

提取(實際)的棱邊應限定在間距等於0.1mm的兩平行平麵之間

在公差值前加注符號表示公差帶為直徑等於公差值t的圓柱麵所限定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