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能知道兒女的心,創造者知道被創造者的心,除此之外,所有的被造者之間永遠不可能相通。我愛聽徐匡華先生彈的古琴曲,我知道他彈得好,聽起來也舒服,但說實話,我不知道他在彈什麼。人心隔肚皮,哪怕親密無間的愛侶也不會完全心意相通。莊子講這個故事的本意我們已不可得知,我所講的隻是“我認為”。而我之所以要這樣認為,是因為我隻能這樣認為。人的認知是不自由的,信仰卻全然自由。
有想像才有自由
“有神人居焉”。“有神人”三個字非常確定,莊子本來在虛構,講著講著突然發現他講的原本就存在,他不知不覺參與了故事。莊子此處講“神人”,是接著“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講的,在作具體闡釋。此處的神人即姑射神女,也就是“真人”。真人必有所附麗,所以莊子說“神人居焉”。神人所居的是姑射之山,這山很遙遠,隻能想到,不能看到。神人在我們的想像深處深居淺出,但不出戶知天下。想像深處是不是真的?當然是真的。
我的一大發現就是:凡我們想得到的,一定存在。凡我們想不到的,一定不存在。
“想”等於“是”。我們以為我們的想像是無限的,其實很有限,讓你撒開來想,你又能想到哪裏去呢?想像是一種能力,它依靠經驗更依賴於本能。想像是自由的,自由卻是不自由的。因此說到底,想像是不自由的。隻有想像接通心靈,接通聖靈,才能通過意誌達到自由境界。
想像:人天生追求自由,天生想像,想回到被創造之前的完美境界。
心靈:想像接通心靈才不會落空。心靈就是心中的聖靈。
意誌:聖靈將身心喚醒。
自由:通過意誌滿足心靈,實現想像,回到被創造之前的完美境界。世界從冷處而來
“肌膚若冰雪”。若冰雪就是冰雪。“若”等於“是”。如來是來了,四季如春就是春天,若隱是隱、若現是現。莊子說姑射神女“肌膚若冰雪”,等於說“肌膚是冰雪”,因為她冷,因為她確實冷。蘇東坡在一曲《洞仙歌》裏吟唱“冰肌玉骨,自清涼無汗”,就是此意。神女都是冷血的,所以肌膚若冰雪,任憑多少熱心腸的人都不能打動她。
世上有兩種光,一種是熱光,一種是冷光。上帝創世用的光是冷光,所以能造出一個無瑕疵的世界。上帝創世不是用太陽給熱的手法。由濕熱催生的,會很快死亡,正如莊子在《逍遙遊》中講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在冷光中顯現的,才是真的生命。姑射神女“肌膚若冰雪”,便是為我們顯示了生命的本來狀態:冷。
世界從冷處而來。
處女的變遷
“淖約若處子”。淖約通綽約,柔美的意思。若處子,就是處子。姑射神女原來是個柔美的處女。在先秦諸子中,莊子第一個談到處女,這其中有深意。
老子談到了“父”、“母”、“嬰兒”,在老子的生命觀中,是生生不息的養育與被養育、創造與被創造的單純關係,強調父子情、母子情。老子也談到了“玄牝”,它指女陰,老子講到了性器官,等於講到了人的性欲與性事,但更多的是講母陰生子,好像故意忽略男女交合之事,莫非老子也在說“聖靈感孕”?有此可能,古籍講到神人交合的事甚多,《詩經》裏也有,《史記》裏有。總之,老子講的“玄牝”大有聖靈感孕的意思,指童貞女(處女)生子。但老子沒把這個意思明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