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第一項 心態的修煉(1 / 3)

好思維,好習慣,好命運。

一個成熟積極的思維勝過任何魯莽草率的行事,修煉好思維才能在人生路上不斷調整自己的步伐,才能時時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自己奮鬥的方向,才能勇往直前而不後退。

修煉好思維,就要學會改變從前的不良習慣,就要打破一貫的思維定勢,就要學會時時思考。

時代變遷,社會變化,要想在日新月異的社會裏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而不掉隊,就要打造積極的思維、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在激烈競爭的社會裏時時領先,走向成功。

積極的心態讓你更輕鬆

如果有人把一朵鮮豔美麗的玫瑰花拿到你麵前,不知你如何看待?你是想“花下麵全是刺”抑或“刺上麵全是花”?

初聽起來,這兩種想法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細想起來卻差別甚大——認為“花下麵全是刺”的人看到的隻有“刺”,而刺上麵那嬌豔的花朵卻被他視而不見;認為“刺上麵全是花”的人看到的卻是一朵朵鮮豔美麗的花朵,而那“刺”卻在他的眼裏不複存在。

不難看出,認為“花下麵全是刺”的人看到的隻是悲觀、醜陋甚至痛苦,而認為“刺上麵全是花”的人看到的卻是樂觀、美好和歡快。兩種不同的想法,正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思維——積極思維和消極思維。

事物是同樣的,世界也是同樣的,但是在思維積極和消極的人的眼裏卻是不一樣的。思維積極的人敢於奮鬥,思維消極的人則遇事畏縮,不敢向前,於是境況就可能完全兩樣。

有一個故事一直以來很有哲理:

一位詩人看到家中的牡丹花甚是嬌豔,於是采了幾朵,送給一位老朋友欣賞,老朋友很開心,就把它們插在花瓶裏。隔天,鄰居看到牡丹花,驚訝地說:“咿,你的牡丹花怎麼每一朵都缺了幾片花瓣,這不是富貴不全嗎?”

詩人的朋友也覺得確實不妥,於是就把牡丹花全部還給詩人,並一五一十地告訴詩人關於富貴不全的事情。詩人忍不住笑著說:“牡丹花缺了幾片花瓣,這不是預示著富貴無邊嗎?”他聽了心花怒放,開心地告辭而去。

牡丹花+富貴不全=壞心情,而牡丹花+富貴無邊=好心情,所以就看你把什麼同已有的事物和資源相加在一起,要相加的東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甚至可以改變事物原先的價值,這就是關聯的作用。

我們的命運是我們自己的思維造成的,你有什麼樣的思維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你擁有什麼樣的思維和想法。你有積極的思維和想法,你就會有美好的人生;相反,則你的人生如同你的思維一樣消極而失敗。

80多年前的一天,一場大火燒光了愛迪生的實驗室,而愛迪生卻站在廢墟上說:現在我可以重新開始了!“重新開始”,多麼豪邁的發言,我敢肯定,沒有人不會為愛迪生的鎮靜發出由衷的讚歎!!

思維積極的人往往可以在痛苦的人生中尋找到一絲慰藉,哪怕再難的路也能麵帶微笑走過;思維消極的人則處處跟自己過不去,往往非要把事情往壞處想,結果弄的自己身心疲憊。

大多數思維積極的人都將獲得成功,也有著美好的人生,這裏有一個例子很好地說明了這個道理。很長時間以來,新聞媒介堅持不懈地推測四分鍾跑完一英裏的可能性,而一般的意見則認為四分鍾跑完一英裏是不可能達到的極限,因為那是人類本身無法跨越的體能障礙。結果,運動員受到“消極思維的影響”,一直沒有人跑出四分鍾一英裏的成績。

跳蚤訓練員羅格本尼斯特不想受“消極思維的影響”,而總是朝著積極的一麵思考。他始終堅信人類完全有可能達到這個極限,並且在一次比賽上成功地實現了四分鍾跑完一英裏的夢想,然後全世界的運動員便開始嚐試四分鍾內跑完一英裏的目標。澳大利亞的約翰蘭狄在本尼斯特突破障礙後不到六周,也達到了一次四分鍾一英裏的成績。到目前為止,已有五百位以上的選手在四分鍾內跑完一英裏。1973年,在路易絲安娜州巴頓羅格地區選擇全美田徑賽中,有八位運動員同時在分鍾之內跑完一英裏。四分鍾的障礙幾乎是在瞬間突破了,但是那不是由於人類的體能發生了變化,障礙本身是心理上甚至是思維上的障礙,而不是身體上的限製。

我們每天都會看到新聞上報道的車禍事件層出不窮,你會因為這就不敢出門嗎?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個相當荒謬的假設,你會說當然不會,那叫因噎廢食。然而,有不少人卻說:現在的離婚率那麼高,婚外戀那麼多,讓我都不敢談戀愛也不敢結婚了。說得還挺理所當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關的諸多負麵報道,就對自己的另一半憂心忡忡,不敢再涉及“婚姻”二字。這不正是消極思維在作怪嗎?

而那些思維積極的人呢?他們總是相信:雖然路上車多人多,但我會小心地過馬路,這樣我就可以避免出現事故;雖然離婚的人那麼多,隻要我認真經營,就不必擔心婚姻的不幸。

然而事實上,人們常常在遇到挫折和不幸時就導致自己眼界狹窄,思維封閉,結果把困境和不幸看得越來越嚴重,以致被抑鬱、煩惱、悲哀或憤怒的情緒壓得抬不起頭來。由於注意力總是集中在挫折與不幸上,思想和意識就會被一種滲透性的消極因素所困擾,就會把自己的生活看成一連串雜亂無章的結繩,感覺到整個世界都被黑暗、陰謀、艱難所籠罩。其實,這就是含有嚴重的歪曲成分和誇大程度的消極思維。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我們既不會萬事如意,也不會一無所有;既不會完美無缺,也不會一無是處。如果你能隨時隨地看到和想到自己生活中的光明一麵和美好之處,同時意識到還有很多人的遭遇甚至比自己的更嚴重,那你就能選擇控製自己的情緒,保持心理平衡,從某種煩惱和痛苦中解脫出來,並且有可能獲得新生,會更加自信而愉快地生活。

積極思維能夠激發起我們自身的聰明才智,能夠使我們戰勝人生的苦難;而消極思維卻常常束縛我們拚搏奮鬥的手腳,也必然束縛我們才華的光輝。有一首詩對此有著這樣的描述:

如果你認為將被擊敗,

那你必定被擊敗。

如果你認為不敢,

那你必然不敢。

如果你想勝利,但你認為你不可能獲勝,

那麼你就不可能得到勝利。

如果你認為你會失敗,

那你就已經失敗。

柯林·鮑威爾,牙買加移民的兒子,他從布龍克斯的街巷裏走出來,最終成長為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在美國最受尊敬的人物之一。在他的《美國之路》一書中,他列舉了30條他嚴格恪守的生活準則,其中有不少體現了積極思維的意識,很值得我們借鑒。它們包括:

事情並不是你想像得那麼糟,也許明天早晨它會有轉機。

不要讓不利的事實來妨礙你作出一個好的決定。

不要向恐懼退讓,也不要輕易向對手妥協。

永遠以積極思維去考慮事情,而不讓消極的態度給生活蒙上灰暗。

成功提醒:

積極思維,積極人生。有什麼樣的思維就有什麼樣的人生。我們的成與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思維的高度,尤其是麵臨挫折和困境時的思維習慣更是關係我們命運的重要因素,所以,修煉你的積極思維吧,從今天開始!

心態決定人生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加加林這位英雄,因為他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但是你知道當時為什麼在眾多人中獨獨選擇了他嗎 ?長期以來,對於為什麼會選中加加林的問題上,蘇聯官方的回答一直是:“因為加加林具備了以下無可爭辯的品格:堅定的愛國精神、對飛行成功的堅定信念、優秀的體質、樂觀主義精神、隨機應變的智能、勤奮好學的態度。”

但是有一個出人意料的事情卻鮮為人知:

首批航天員隊的領導之一卡爾諾夫透露,在當時的幾個人選中,加加林原本是當年的三號人選,基本上沒有上天的希望,而一號邦達連科卻認為很有希望。但是,就在即將升空前的一天,在充滿純氧的船艙訓練結束時,邦達連科隨手將擦拭傳感器的酒精棉扔到一塊電極板上,這引起船艙發生大火,邦達連科被燒傷後不治身亡。

之後,將人選定在二號季托夫和三號加加林之間,可他們兩人不相上下,宇航局一時決定不下來,他們都很優秀,都有第一個上天的理由。可是最後卻選擇了加加林,原因就在於一個細節:

極力推薦加加林的著名飛船總設計師科羅廖夫談了一個理由,他說,據他觀察,參加訓練的20多個宇航員中,每次進入飛船訓練時,隻有加加林一人脫下鞋子,隻穿襪子進入座艙。這個小小的舉止一下子贏得了科羅廖夫的好感,他感到加加林是如此珍愛他為之傾注心血設計的飛船,而一個懂得珍愛別人心血的人必將是一個心中有神聖理念的人。於是,加加林被選中了。

本來極有希望入選的邦達連科因為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不僅失去了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還犧牲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而加加林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不在於他的技能有多突出,而是因為一個細節,表現了細致認真的素質和珍愛他人勞動成果的修養,終於在競爭中勝出,一飛衝天,成為永載曆史的世界第一飛人。

細節決定成敗,一個不在乎細節,隻注重粗線條的人,一般很難有所大的成就。因為,粗心的人往往難以覺察一些細微的東西,而許多失敗的事情不正是由於忽視細節造成的嗎?

一個粗心的編輯人員由於忽視了一個標點符號,很可能造成整句話的語義不通,這將影響到書的質量。而質量成就精品,一本沒有質量可言的書往往很難在如今激烈競爭的圖書市場長銷不衰;一個大意的安裝人員,由於裝錯了一個螺絲釘,就很可能造成重大的事故發生,不僅給公司造成不良影響,還給客戶造成巨大的損失。因此,粗心大意的人任何時候都很難勝任大事,隻有細心的人才能注重每一個細節,打造精品,打造成功。

也許有些人認為,做大事不必拘小節,因此那些馬馬虎虎、大大咧咧的人往往被原諒,直到造成重大失誤時才懂得細節的重要性。試想一個領導階層的人如果馬虎大意,那麼當有重大決策的問題交給他處理時,他就很難突破許多細節,成就完美,甚至敗在一個細節上。“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這句話不得不被重視,因為細節決定成敗,細節成就完美,大事成功於細節,偉業得益於細節。

下麵就來看一個青年人是如何得益於細節的:

一天,一個老婦人外出購物。途中下起了傾盆大雨,行人們紛紛進入就近的店鋪躲雨,她也蹣跚地走進一家百貨商店避雨。這個老婦人穿著很是樸素,再加上全身被雨淋濕了,她看上去很狼狽,所有的售貨員都對她心不在焉,視而不見。

這時,一個小夥子悄然走過來,對她說:“夫人,您需要什麼幫助嗎?”老婦人莞爾一笑:“不用了,我在這兒躲會兒雨,馬上就走。”隨即,老婦人就感覺心神不定起來,因為她借用人家的屋簷躲雨,而且還受到這麼好的禮遇,如果不買點東西,似乎不近情理。於是,她開始在百貨店裏轉起來,希望可以買個頭發上的小飾物來為自己找個心安理得的理由。正當她猶豫徘徊時,那個小夥子又走過來說:“夫人,您不必為難,我給您搬了一把凳子,放在門口,您坐著休息就是了。”老婦人萬分感激,問他叫什麼,在這裏做什麼,小夥子說叫菲利,在這裏做售貨員。一個小時後,雨停了,老婦人向小夥子道謝,並向他要了張名片,就顫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之後,這家百貨公司的總經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將菲利派往蘇格蘭收取一份裝潢整個城堡的訂單,並讓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屬的幾個大公司下一季度辦公用品的采購訂單。詹姆斯驚喜不已,他馬上把菲利推薦到公司董事會上,這樣菲利就成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合夥人了,但是他們都不知道這個給了他巨大利潤的人是誰。

後來,他方才知道,這封信正是那天在商店避雨的老婦人,而這位老婦人正是美國億萬富翁“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

不久,菲利就憑借自己的實力成為美國鋼鐵行業僅次於卡內基的富可敵國的重量級人物。

年輕的菲利僅用了一把椅子,就輕易地與“鋼鐵大王”卡內基攀親附緣、齊肩並舉,從此走上了讓人夢寐以求的成功之路。有誰能說這不是他細心的回報呢?有誰能說這不是細節開出的結果呢?

成功提醒:

細節決定成敗,成功的人們總是不放過每一個細微之處,越是細節他們越是做得更完美,因為他們懂得越是不為大多數人重視的細節越是超越別人的關鍵所在。

培養樂觀的心態

曾經,泰國流傳著一個很富於傳奇色彩的故事,但這卻是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位很有知名度的企業家,他喜歡炒股, 也從中賺得了不少錢。但後來誰都沒想到的是他不再炒股,而轉向炒房地產,他不僅把所有的積蓄全部投了進去,又從銀行貸到大筆資金,也全部投了進去,在曼穀市郊蓋了15幢配有高爾夫球場的豪華別墅。但是時運不濟,他的別墅剛剛蓋好,亞洲金融風暴出現了,他的別墅一時無法賣出去,貸款也還不起,這位企業家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別墅被銀行沒收,連自己住的房子也被拿去抵押,此外,還欠了很大一筆債務。

這位企業家的情緒一時低落到了極點,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會陷入這種困境,而他曾經對做生意一向輕車熟路。

他的太太看到丈夫如此消極 ,就開始想辦法。她是做三明治的能手,便建議丈夫去街上叫賣三明治,企業家起初覺得這會使他很麵子,畢竟自己曾經叱吒風雲,但後來他經過一番思索還是答應了。從此曼穀的街頭就多了一個頭戴小白帽、胸前掛著售貨箱的小販。

“昔日億萬富翁如今淪落到沿街賣三明治了”,一時間輿論不斷,但是這個消息卻使買三明治的人驟然增多,當然大多數人出於好奇。許多人吃了這位企業家的三明治後,都被這種三明治的獨特口味所吸引,經常買企業家的三明治,回頭客不斷增多。現在這位泰國企業家的三明治生意越做越大,他慢慢地走出了人生的低穀。

故事已經結束,那麼這個企業家是誰呢?他就是施利華。在1998年泰國《民族報》評選的“泰國十大傑出企業家”中,他名列榜首。作為一個創造過非凡業績的企業家,施利華曾經倍受人們關注,曾經人們想要見一見他,也得提前預約才行,而如今他有勇氣上街賣三明治無疑不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對於一貫對別人發號施令的他來說,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氣。

當有人問他當時是如何從低穀中走出時,他淡淡地說:“我隻是把從前忘掉了而已。”

忘掉,是的隻是忘掉,忘掉從前那些所有的不快和痛苦,忘掉從前所有的歡快和幸福,唯有忘掉,才能撥開心中所有的牽牽絆絆,才能再試著開始一段嶄新的路程。

生活中,我們必須麵對現實,接受已經發生的任何一種情況,使自己適應,然後就整個忘了它,繼續向前走。

生活有太多的煩惱和不期而遇的種種痛苦,如果在遭遇它們時,隻是沉浸在過去的痛苦中,怎麼都走不出來,那他就永遠失去了生存的勇氣。如果總是為以前的失誤、過錯、挫敗而唉聲歎氣,這樣下去隻能蹉跎歲月,而永無出頭之日。與其沉浸在過於的泥淖中無法自拔,倒不如痛快地忘記過去,以一種新的姿態重新開始自己的構思和行動。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贏得成功,這樣就可以治療你過去的痛苦。因此治療過去痛苦最好的辦法不是唉聲歎氣,而是用新成功來加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