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主,薑湯來了。”佐管家恭敬的彎腰行禮。
佐多情什麼也沒說,隻是坐到床沿,然後扶起剛躺下的蘇婧,繼而,這才向管家伸出手——
“給我!”
管家自然知道他家少主找他要他手中的這碗薑湯,問題是,這一切,不應該由他家少主做吧?!
想到這,佐管家誠惶誠恐的退後兩步,“少主,還是讓我來吧。”
“給我!”
聲音力道加重,佐管家一聽,立刻又上前兩步,雙手奉上薑湯。
佐多情一接過薑湯就用唇輕輕試了下溫度,那溫柔的樣子,差點讓佐管家嚇的魂飛魄散。
但在佐家呆了一輩子,他定力還是夠的。
所以定了下神,佐管家麵部表情恢複正常。
薑湯溫度適中,佐多情這才用湯匙舀著那薑湯一口一口的送到蘇婧嘴裏。
這段日子,倒嘴的湯水蘇婧都能咽下去了。所以,佐多情送來多少口,她就咽下去多少口。
薑湯喝完,佐多情這才又讓蘇婧重新躺好。
“少主,實驗員們來了!”
管家的提醒,讓佐多情這才注意到,不知何時,三個實驗員已經站在他臥室門口,卻不進來。
“進來!”
佐多情一下令,那三個實驗員立刻進來。
“少主!”
一走進來,三個實驗員異口同聲的向佐多情行禮。
佐多情睥睨著躺在床上的蘇婧,卻開口對著那三個實驗員要求:“你們過來看看她現在這個樣子是不是裝的?”
他本就在心裏確定她這個死屍狀態是裝的,但剛才她差點溺斃在荷花池的事卻讓他有些不確定了。
所以,在剛才女仆帶著蘇婧去換幹衣服的時候,他就命管家將佐家地下醫院的實驗員調過來看看情況。
“是!”
三個實驗員恭敬點頭。
接著,三人同時上前,看了一下蘇婧的眼部之後,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繼而一致點頭,
在來之前,他們已經從佐管家那裏知道蘇婧的大致情況,心裏已經全都有了底。
現在,隻要再多一樣,他們就能夠肯定。
而,為了確診,他們隻能開始進行儀器測量。
儀器很小型,他們從醫藥箱裏拿出來通電就可以用,對著蘇婧全身掃描感應了將近五分鍾,儀器上燈光由綠變紅。
一見到紅光,稍微年紀大一點的實驗員立刻轉身對著佐多情回話,“少主,蘇小姐不是裝的。”
“不是裝的?”佐多情擰眉,“那是……?”
“是蘇小姐體內的‘生死一回’已經發作了。”
佐多情嘴邊壞笑徹底消失,“你們能確定?”
實驗員不答反問,“少主難道忘了嗎?上次我們抓住一個S集團的普通成員。”
“是有這回事,沒錯。”佐多情淡淡點頭。
見自家少主記得那件事,實驗員這才繼續道:“當時少主說讓我們對那人體內的‘生死一回’進行研究,可在我們研究的過程中,那人的‘生死一回’發作了,而初步症狀就跟現在蘇小姐狀態是一模一樣。”
“而為了日後能更好的確定‘生死一回’是不是發作,我們根據那人‘生死一回’發作的全部症狀做了這個體征感應表,一旦爆表,由綠變紅,那就代表‘生死一回’已經發作。”
說這話時,那實驗員還不忘將那對著蘇婧全身掃描的小型儀器遞到佐多情麵前。
體征感應表?
清眸直視著那個叫做“生死一回”體征感應表的小儀器,佐多情沒想到,他當時隻是一時興起讓實驗員開始研究S集團的‘生死一回’,卻沒想到,研究出來的東西今天還幫他解決了對蘇婧的懷疑,甚至還確診了蘇婧體內的‘生死一回’已經發作。
隻是,上次他明明看到蘇婧的手指想握成拳頭的——
想到這,佐多情問,“生死一回發作,人變的跟死人一樣,但有沒有可能會因為受到什麼刺激,讓當事人有所反應?”
“會!”實驗員肯定點頭,繼而仔細解釋,“若觸及當事人內心最不能容忍的事,當事人有可能會突破能力極限,產生條件反射,作出反應。”
最不能容忍的事?
佐多情唇角壞笑重新勾起。
嗬嗬,難道……她最不能容忍的事,是別人碰她?
心情頓時大好,佐多情接著問出重點。“‘生死一回’發作到什麼程度才會死?”
“正常三個月。”
“不正常呢?”佐多情清眸微暗。
實驗員恭敬,“隨時斃命。”
視線落在那精致的五官上,佐多情俊美無儔的臉染上一絲擔憂。
“有沒有法子治好?”
“萬物相生相克,法子自然是有的。隻是……”實驗員頓了兩秒,繼而擰眉道:“隻是‘生死一回’是隨著血液循環流向身體各處的,一旦斃命,細胞瞬間全部壞死。”
“如果要拯救壞死的細胞,目前我們隻發現兩種辦法。一種是找到潛能全部被開發者換血,以命抵命。”
以命抵命?
佐多情擰眉,“另一種呢?”
“另一種就是找一個擁有細胞永遠不死不滅的人。然後,從其身上抽取造血骨髓移植到發作者身上。骨髓一移植,發作者身上體內快要壞死的細胞會全部被淘汰,換成永生細胞。”
“細胞永生,不死不滅,那就算是‘生死一回’還在體內,也會被完全克製而無法發揮其藥效。故,能活!”
實驗員的話說的如此清楚,佐多情自然明白。
隻是——
潛能全部被開發者?
細胞永生者?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兩種人嗎?
就算有,應該也不好找吧?
“這兩種人能找到?”佐多情揉著發疼的眉心。
好不容易看上個女的,結果,人家快死了,貌似,還救不活?!!!
實驗員恭敬彎腰,回話:“潛能全部被開發者我們目前沒發現,不過,據上次我們研究的那個S集團成員口中得知,蘇聿的母親蘇亦瑤是細胞永生之體,目前,仍保持青春永駐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