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鑄就冠軍的氣質 第一節 銷售是成就輝煌的職業
什麼是銷售?銷售就是賣東西,即把企業生產的產品賣到客戶手裏去。
在古時候,從事銷售工作的人被稱為“生意人”,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叫“商人”。生意人的工作叫做生意,商人的工作叫經商。雖然兩者的本質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人們總喜歡這樣去分別、總喜歡這樣去稱謂。
在市場經濟時代,經商是一個時髦的話題,經商意味著和錢打交道,經商意味著有機會掙錢,能夠掙錢的事情誰不想呢?所以。大家都想成為商人,因為商人象征著財富,商人象征著高智商,正如很多人所說:“一等智商經商”。正因為如此,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神州大地上迅速刮起了“全民經商”的風潮,而且至今越刮越猛。有一句順口溜是這樣說的:十億農民九億商,還有一億等開張。由此可見,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大家對經商的熱情是多麼高漲。
但遺憾的是,人們對經商的理解過於狹隘。一方麵熱衷於經商,個個都想當老板;另一方麵卻對經商第一線的銷售工作認識不清。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銷售是低人一等的工作,寧願失業,也不願意去從事銷售這種工作。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們談銷售而色變呢?原因在於我們這個傳統的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對銷售工作有很多誤解,比如:
一、工作累。很多人認為,幹銷售是一種相當累的工作。無論寒風凜冽,還是驕陽酷暑,銷售員每天都要帶著公文包奔走於客戶與公司之間。
二、壓力大。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很多產品都供大於求,要賣出產品越來越不容易,越來越需要高超的智慧。一個銷售人員要搞定一張訂單,要花很多心思,比如分析行情、熟悉產品、開拓市場、說服客戶、維持各種人際關係等等。這些都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稍有不慎。往往會前功盡棄。
三、待遇低。銷售人員的底薪不高,比起同一公司的其他同事來說,薪水要少得多。
四、沒有前途。銷售工作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成天跑來跑去,沒有任何專業積累可言,很難學到什麼東西,沒有什麼發展前景。
五、可取代性強。銷售行業入門門檻低,每天都有大量新人湧入,他們都在虎視眈眈地等待著取代你的位置。很多公司的老板每天都會收到大量的求職信,他們對在職員工往往不太珍惜,隻要業績一時上不去,隨時都有讓你卷起鋪蓋走人的可能。
六、沒有尊嚴。對於任何一家公司來說,客戶都是他們的上帝。為了促成一張訂單,銷售人員不得不把客戶當作爺爺,哄著、供著、求著,賠盡笑臉和小心。所以,銷售人員在客戶麵前往往直不起腰來,難免有低人一等的感覺。
七、地位低。在公司裏,銷售人員就是整個公司員工呼來呼去的小廝,秘書要報告、財務要支票、技術要信息……幾乎人人都成了上司,都有權對銷售人員發號施令。
一個人一旦對銷售工作有了這樣的誤解,就會很自然地感到銷售工作太“恐怖”,認為這“不是人幹的活”,從而看不起銷售人員,更不敢加入銷售行業,成為其中的一員。
其實。銷售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職業,是一種充滿陽光的職業,也是受人尊重的職業。在任何一家企業裏。銷售人員不僅不會“低人一等”,而且會是企業中最值得尊敬的員工之一。在現代社會,任何一種產品隻有通過銷售人員的努力推銷,讓它們成為客戶手中的消費品,才能把產品換成貨幣;任何一家企業,隻有銷售人員能夠源源不斷地感受到成就感,企業的利潤才會像滾雪球似的不斷滾大。而且,銷售人員戰鬥在市場第一線,掌握著最真實的市場行情,他們的意見對企業新產品的研發,未來營銷目標的製定,公司業務重心的確立,公司中長期發展戰略的確立,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企業裏,除了老板以外,誰還能夠像他們一樣參與公司的一切運營呢?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老板和公司其它同事都靠銷售人員養著,如果說客戶是企業的上帝,那麼銷售人員就是老板和其他員工的衣食父母,如此重要的職位,又怎麼會低人一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