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舟行,是一個開朗的大男孩,1998年我出生在中國東部的一個極其的普通的小漁村,我們這不算窮,也不算富有,總之人們生活的無憂無慮,我們家算是比較中上一點的家庭,家裏有一台車,兩輛摩托車,早年間向親戚朋友借了幾萬塊錢蓋了一個三層樓的小洋房,生活很自在,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我就讀在我們本地的一所小學,學校不大,卻裝滿了我們小時候的美好記憶。
2010年,我已經12歲了是一個六年級的孩子。與大多數小孩子一樣,麵對的升學,我們都很向往初中的生活,因為每當星期五的下午,看著初中的“大哥哥、大姐姐們”來學校伸張“正義”的時候,一種崇拜感就自由而然的升上心頭。
我的升學,麵對著三個選擇:一,留在本地的公辦中學。那裏不算好,校園不大,學生挺多,所以事情也就特別多,在我們老家裏,經常能聽見隔壁巷子裏的大奶奶討論著誰誰誰又打架了誰誰誰又把他兒子女兒吊起來打了。聽久了,我們就習以為常,可是這依然阻擋不了這學校對我們巨大的誘惑力,每年的畢業生大部分都選擇了那裏,原因很多,也很複雜,誰也說不清到底為什麼去那,我猜也許是不想讓兒女離的遠了吧?!可是我從來沒有聽過他們的好消息,卻經常聽見大奶奶的議論。因此,我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它,不僅是因為上麵這些原因,還有深的,以後我會逐漸談到。
第二個選擇:縣城裏的中學,縣城裏有好幾所中學,他們都說自己很好,其實我一直搞不清楚縣城裏的公辦中學與我們老家公辦中學的區別,不就是一間學校一些老師學生嘛。後來上了初中,聽了那些有幸進入縣城的人說了他們學校的一些好處我才逐漸明白了,果然有重視就有好評啊。我想到這裏心裏不禁的有一些後悔:我當初就應該說服我爸媽讓我去縣城。但後來他發生了種種的不幸讓我的悔意漸漸消散,甚至感到慶幸。
第三個選擇:也是我最終的選擇,私立中學,我們這的私立中學並不多,但我在意的隻有一個私立中學。而且相比前麵的兩個中學,我考慮中的那個學校可以用渺小來形容,因為實在是太小了。整個學校隻有三棟樓,一個二百五十米的環形跑道,一個校門就沒了(但也比我們小學大一點”)。而我選擇它的道路也很曲折,也許是因為我們有緣,才讓我上了它。但這的確讓我在後麵的時光裏感到幸運,美好,甚至快樂。如今我已離去,可每當憶起它的時候,兩眼總是紅紅的。畢竟跟它一起走過了三年嘛。。。。。。
那時,還是一個十二歲兒童的我,沒有多少選擇權,我隻是一直在猜,我到底會去哪裏?最後,我爸媽做了一個讓我自己都出乎意料的決定:去市高級中學。我剛開始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是絕對的不相信。因為那個學校我聽都沒聽過,我哭,我鬧,不理他們,我甚至告訴他們:如果讓我去我跟本不知道的學校,那我就不讀初中了。~~他真的生氣了!我爸,平時對我很好的。在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內心的憤怒,那天晚上,我至今印象深刻,我向普通的孩子一樣被綁在椅子上,我爸拿著一撮大榕樹的胡須使勁的在我的身上甩,我徹底崩潰了,我妥協了。我哭的眼淚都快幹了,我不停的求饒,他還是打我,停下來之後,也是大聲的斥責,絲毫沒有放過我的意思。就在這時,我向我媽那邊看去,她轉過身去,我看不見他的表情,隻是身體在顫抖。在他停下來之後,她馬上跑過來抱住了我,安慰我。我的心情才有一點平息,現在回想起來,如果沒有我媽媽的擁抱,我是否會恨他們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