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方案(2 / 2)

錢途區長頓一下,遲疑的問道:“劉市長,陳屋村棚戶區居住大量的流動人口,這些人的居住問題怎麼解決。”

“這個不是問題。”劉楓篤定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那邊,有一些商業價值不大的存量房,改變使用功能,變成廉租房,租金市區補貼一部份,用工單位再奉獻一些,剩餘的由農民工承擔,想必他們還是可以接受的。

至於那些無工作,無商鋪,無收入的三無人員,爭取安置一部份就業,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安置商業項目,比方,可以在市區建設幾個市場,出租攤位,安置這些農民工。

剩餘那些好吃惡勞的,有違法亂紀前科的不安定份子,堅決嚴管或者遣返,這個要和區裏、鄉裏、村上一起協調,務必要做到和拆遷安置同步進行。”

此時杭麗經開始為那三位書記的心髒擔心了,如果那三位知道,自己付出巨大推卸掉的責任,被劉市長不到半功夫安排妥妥的,恐怕縱然沒有心髒病,也要心跳驟停吧。

錢途想起了身為省委副書記兼寧桂市市委書記的老爸,隊麵前這位市長的評價:“如果劉楓在寧桂市,我有信心在任期內,讓寧桂市的經濟總量躍上一個新台階。”

這就是真是的劉市長嗎,別人不知道陳屋村棚戶區改造工程留下的爛攤子有多麼棘手,他這個主官怎麼可能不知道,此前他已經想盡辦法,甚至向老爸求助。

沒想到老爸回答很簡單:“找劉楓,這種情況,隻有他才是解決問題的良藥。”

現在看來,還是老爸看人看得準,這位顯然是早有謀劃,否則不可能拿出一攬子解決方案,錢途不是班子成員,不知道常委會裏邊發生的什麼,不過想必能夠請這位出山,幫著處理後事,那三位付出的代價,足以讓他們吐血。

月贓”常委會召開第二,陳屋村棚戶區改造工程重新啟動,這一次不是開發房地產,而是由市農業局、規劃局、園林管理局和國土資源局,聯合南繁專家,搞出來的觀光農業項目。

實際上這個項目僅僅是立項,但是大拆遷已經正式展開,項目策劃、設計規劃、人員構成、拆遷動員和拆遷安置等等,都同步開始進行。

這個項目終於成為珠江市最大的棚戶區改造項目,卻是和房地產一毛錢關係也沒有,之前拆遷戶和間劍拔弩張的氣氛一掃而空。

所有關注珠江市群體件醜聞的媒體記者發現,似乎是一夜之間,陳屋村棚戶區改造工程不再是拆遷戶心底的痛,當他們再一次來到這裏,麵對的不再是拆遷戶那雙無助絕望的眼神。

這裏,珠江市那些社會最底層的村民們,臉上居然綻放出燦爛的笑臉,這是發自心底的喜悅,更是對未來充滿期待的喜悅,短短幾時間,這裏發生了什麼。

如此巨大的變化,讓媒體記者們充滿了好奇,甚至一些早先準備對珠江市醜聞做係列報道的媒體,轉而開始探尋拆遷戶那憧憬眼神後麵的故事了。

這個故事,必將會是一個最觸動人心的新聞題材,如果此時不抓住這個題材,這些記者和他們的媒體,也就不用吃媒體這碗飯了。

很快,真相很多時候並不複雜,有些真相之所以複雜,也不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是認為造成的結果,大家第一時間取得了那份全新的規劃方案和拆遷移民解決方案。

原來珠江市已經不再把陳屋村棚戶區改造工程當成是聚寶盆,或者當作是風水寶地,而是想要打造一個新景觀,果然是大手筆。

最讓大家欣賞的,無疑是這次的主持者,從拆遷戶的角度,安置移民問題,這個才是矛盾解決的關鍵,大家注意到,珠江市的這項工程,此時才真正進入了正確的軌道,才重新被劉市長掌控,而這才是發生一切的根源。

劉楓安排的任務沒有人會拖遝,現在珠江市的官員都明白,隻要做事,這位就會推舉你上位,看看東山港區那邊,短短一年時間,出了一個市委常委,一個副市長,剛剛又上位一個財政局長。

還有那個所有人都不看好的葉璐局長,居然就變成副廳級的市長助理了,所有這些,讓珠江市的幹部清醒的意識到,幹得好才能跑得快,想要像周實方時代,“跑得勤送得多升得快”的秘訣已經不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