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 強拆(2 / 2)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村裏年輕人開始外出打工,後來,為了讓孩到縣城讀書,村民陸續搬離村莊,南坑村的變遷是城鎮化的一個縮影,改革開放以來,大量農村年輕人選擇進城務工,

在城市打拚幾年後,便拖家帶口在城市定居,留守的大多是年邁老人,距離南坑村兩公裏外的齊家村組,鼎盛時有100多名村民,如今隻剩下7位老人,旱地基本拋荒,水田也僅夠糊口,

目前的城鎮化率為47%,而且每年還以1.6個百分點遞增,即每年有七、八十萬農村人口進城,有學者認為,出現一戶或幾戶人的村莊,既有經濟因素,也有文化因素,有的老人因為對故土的眷戀、對鄉土文明的堅守,即便在城鎮有房子,也不願意離開家鄉,

走過幾個人丁冷落的鄉村,劉楓勉勵地方幹部:“城鎮化是社會的進步,一定要記住一點,城鎮化不是為了那幾個百分點,給自己增添一點政績,國家大力推動城鎮化,是要讓更多的貧困人口享受到改革的紅利,而不是為了城鎮化而城鎮化,

到底,執政為民不應該是一句空話,更不應該是一句口號,為官者做事之初,首先不是想到自己的政績,而是你的行為為老百姓帶來了什麼實惠,為老百姓增加了多少收入,讓多少貧困人口擺脫困境。”

匡廬省的民營經濟發展水平在華夏處於上遊水平,也許正是因為發達的民營經濟,為官場**營造了一個溫床,有些鄉鎮幹部都富得流油,隻是初來乍到的劉楓,對這些現象也隻能是一聲歎息,

很多人錯誤理解一部份人先富起來的含意,很多幹部倒是搶先把自家的經濟抓起來了,手段花樣百出,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需要製度的建立,

劉楓下基層,向來不會事先通知,地方幹部總是在他調研的時候,才得到消息趕來,他不能對別人的生活水平三道四,卻可以在工作中進行督導,

這種神出鬼沒的工作方式,給一些幹部帶來很大壓力,實際上劉楓很少會挑刺,更多的是和地方幹部一起探討,地方經濟發展之路,5月8日星期一,鄒國葆為劉楓做的日程安排做了修改,劉楓看了看沒有什麼,車隊出發了,

河灣區梅山鎮陶罐自然村,鎮政府備用10救命車,開著挖機,雇傭社會地痞流氓及鄉政府近百人之多進村,在無拆遷許可證的情況下,就開始毀滅性拆除全村房屋,那種氣勢洶洶的模樣,真的像是鬼子又來了,

劉楓一行兩台麵包車安靜的停在村口,沒有任何標識的車子一點也不起眼,大家走出車子,剛好看到強拆這一幕,挖掘機直接推倒村民殘舊的房屋,甚至不管屋子裏有沒有人,

一個大腹便便,看上去有一點點官威的人喊:“動作要快,這幾上麵要來調研,一定要搶在前麵,推平這個棚戶區,還我青山綠水。”

掃一眼一臉憤怒的鄒國葆,劉楓心中明白了,早有省公安廳副廳長、市政府副市長李默琪走上前:“怎麼回事,省委省政府不是早就明令禁止強拆嗎,你們這是在幹什麼。”

居然有人多事,幾個光頭男子橫衝直撞奔過來,伸手指點便服的李默琪:“這裏是官家辦事,閑雜人等離遠點啊,別碰傷了沒人管。”

“官家辦事。”劉楓冷哼一聲,“我怎麼看著像是強盜進村,或者是六十幾年後,鬼子又回來了,一幫強壯的男人,居然對這些老弱病殘下手,你們還有人性嗎。”

那位領導不滿意了,怪眼一翻罵道:“你特麼算是什麼東西,在這裏唧唧歪歪的廢話,大頭,再有人敢暴力抗法,一律抓起來,送進局子裏關他半個月再,廢什麼話,瞎耽誤功夫。”

省委辦公廳副秘書長左國清恨得牙根癢癢,這幫混蛋這不是給他們的頂頭上司添堵麼:“不管你們是什麼人,馬上停止強拆,這是嚴重違規行為,省委省政府三令五申禁止強拆,你們居然頂風作案,誰給你們的權利。”

“唉呀。”光頭掂量著手裏的警棍,向左國清走來,“今兒豔陽高照,什麼鳥都飛出來亂叫,我看你是活膩味了吧,看爺爺給你點顏色瞧瞧,讓你知道馬王爺三隻眼。”

鄒國葆搶前一步,站在左國清前麵:“不得無禮,馬上停止你們的侵權行為,否則你們將後悔莫及。”

“國葆,是國葆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