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1 / 2)

“即如此,皇後就重新擬定詣意呈送吧!”劉徹轉眼間已經不自覺得將她所沏的第二杯果茶喝進了肚裏,隨後緩緩起身意欲離開,對於他來說,也著實沒有過多的時間能夠停留在椒房殿,朝中經此一事紛爭諸多,竇氏外戚及其附依膽敢如此直言逆犯新政的推行,太皇太後定然也是有所助推。他必須得靜下心來,好好琢磨一番,不管他還有多少不確定,這後宮之事就當是暫且按下波瀾,但,那些外官們,卻還是要走另一途徑才能解決。省得借題發揮,徒惹事端。

抬頭看了看已經偏西的日頭,心裏盤算著一會兒已經封為丞相的原魏其候竇嬰就要至宣室殿候著,而他到現在也沒想出良策以應對眼下火熱的局勢,尤其是那些去年下詣舉國招求治國賢才時,他很是看中的董仲舒,如若再不想出對應之策,很有可能接下來也要遭受池魚之殃。但願,這位難得與他一樣喜好儒學的竇太後的親侄兒,雖然在竇太後眼裏,他也不算是多得寵愛,但仍舊希望他能夠在此次發揮一些作用。

想到此,他不禁皺眉加快腳步往外走,隻還未離開,外頭夏懷禮那尖嗓音就響了起來:“皇上,江都王求見。”

江都王劉非?他此次前來做什麼?若為新政,適才朝會上幾乎絕大多數都已經上奏過了,而經常缺席朝會的他破例出現,卻又是出乎他的意料站在一旁不怎麼吭聲。倒是有些奇怪!

正思量著,回過頭來看到一旁麵無表情,行完恭送禮後隻管眼觀鼻、鼻觀心站在一旁的陳阿嬌,他稍作猶豫,還是未停腳步,吩咐道:“讓他先至宣室殿候著,朕即刻就到。”

“皇上,江都王此刻已經候在椒房殿外了!”夏太監見皇上腳步隻是微頓之後就繼續快步往外,趕緊跟上前去,小心謹慎的稟道。

才接近門檻的劉徹,眼波深處似有什麼湧動,隨即道:“既如此,那就……宣他晉見吧!”

說著,他又返身回到剛才的主位,直接而又無所顧忌的看著皇後,等著她作何反應。而夏太監則一路小跑至殿外傳遞著旨意。

她心中好笑,江都王劉非是劉徹的兄長,母親程姬與廢太子劉榮的母親粟姬素來有隙,而當今的皇太後王美人又會做人,所以王美人與程姬的關係表麵上還算是比較友好,這也就造成了雖然劉非比劉徹大上近十二歲,卻在劉徹的十幾個兄弟與各皇室子弟當中,他們玩得非常歡快,關係也自比其他人要親近。尤其是他對待陳阿嬌,比她的兩位親兄長還要對她有所照顧。

記得當年劉徹七歲被封太子時,她在館陶大長公主的安排下嫁給他成為太子妃,但是婚後因為劉徹年齡的關係,她一直隨大長公主、堂邑候居住在堂邑候府,這期間劉非也是經常因為拜訪大長公主而去看望她,直到二年前劉徹年滿十六正式登上大位,她被封為皇後而遷入這椒房殿後,劉非才漸漸的淡出了陳阿嬌的生活圈子。根據記憶,她也隻知道,劉非與其它儲候王一樣,賴在長安不回封地,但是他卻是經常稱病不朝,且年已二八,家中妻妾無人為其傳下子嗣,似有隱疾,甚至外有傳聞其有龍陽之好,喜男色。與董偃相交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