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宴。
今晚,濟濟一堂的百官們齊聚,挑高的層頂、空曠的殿堂在火把的印襯下更顯雄偉,主榻、及四周的榻墊邊隔著二、三米則分別擺放著黑、白、紅、綠彩色紋飾的彩繪銅雁魚燈、雁足燈、朱雀燈、牛燈、羊燈,即顯祥瑞,又不會因為煙熏而嗆著這些貴人們;絲竹聲、琴弦聲、歡笑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三位西漢最尊貴的皇室長者仍舊是分別跪坐在上首,貴為皇帝的劉徹則將案幾挨在竇老太主的身邊,在自己享用的同時,還時不時的與竇老太主時不時的說說笑。
與之相反的倒是陳阿嬌,一反常態的安安靜靜的坐在其阿母大長公主、也就是竇太主的身邊,除了偶爾私語之外,就隻顧著眼前的吃食。仿佛她的注意力全放在了那絲竹悠揚之中。
“皇祖母,時下節氣趨近悶熱,可要注意保重身體!”劉徹邊說,邊親自將宮婢奉上的鳳梨蜜棗湯羹端至竇老太主的麵前道:“這果茶乃是嬌嬌在未央宮時所創,據聞有潤肺祛臊之功效,孫兒今日裏就借花獻佛,還請皇祖母品嚐一番。”邊說,還邊帶著溫和的笑意看向注意力明顯不太集中的陳阿嬌。
淡淡的眼神略過整個大殿,她正將殿上人物差不多盡收眼底,且憑借著記憶辨認出幾位赫然有名,甚至在後世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比如靠近首位塌墊的現任承相竇嬰,下一任承相田蚡,還有董仲舒、灌夫,汲黯等,李廣與東方朔她見過的自不必說,不過他們倆人雖在首排,卻是按照順序較靠近殿門。遠處隱約好像還看到幾位長得極其白淨俊逸的男子,卻是隔著人群看不太真切,原諒她正努力辨認時,卻正好聽到劉徹此時報上她的名諱,這還是穿越至今頭一次聽到劉徹喚她嬌嬌,而不是皇後。
一轉頭正碰上看向她的一幹人的笑臉,不由回以一笑,看向那已經被竇老太主端至手中的碗盞道:“陛下的一片孝心,哪能由臣妾輕易就占了功勞!”說著轉向竇老太主道:“皇外祖母的身子這兩日確有些抱恙,這鳳梨是平咳喘的,而蜜棗則是補氣血的,嬌嬌也隻是拿鳳梨碾碎了泡茶,卻不曾想再添一些蜜棗,這真要算啊,還是陛下有心呢!”
“嗬嗬!”大長公主在一旁端起盞貌似湊趣道:“老太主,你瞧瞧,這一碗湯羹也能互相推諉著記功的!不過啊!這孝敬老太主是應當應份的,可是我這個阿母呢!”
“阿母的那份,陛下自然也是會備下的!”嬌嬌輕笑道,當她對上劉徹溫情脈脈的視線時,她的那雙眼睛裏也是能帶著蜜水一般,落在外人眼裏,兩人的感情倒是琴瑟和諧:“陛下一直以來,可都是至純至孝的!哪能忘記了各位長輩呢!”
“還是嬌嬌嘴兒甜!”坐在一邊的王太後附合的笑道:“這一說來,倒像是我和你阿母著急了!”
“太後笑話嬌嬌了!”她低垂下頭,狀似害羞的笑道。
而一旁的劉徹則端起上宮婢再次奉呈的湯羹,分別為大長公主及王太後遞了過去,道:“嬌嬌除了嘴甜,可是最是了解朕的孝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