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略過了劉徹,她又向大長公主瞟去,見大長公主隻是略微皺眉就看向了董偃,她知道大長公主是不打算將韓嫣的出現主動告知竇老太主的。
可是,她們不說,不代表別人不說。
劉陵直視著裝扮的十分俊美精致的韓嫣,眼中透著股深思,最後化作唇邊得意的笑意,迎向了她的目光。
“嗬嗬!”陳阿嬌看出了劉陵的打算,她一聲隨意的輕笑,仿佛不把劉陵的那種得意放在心上。隨即站起,在眾人好奇的目光下,緩緩起塌,步入殿中,走近董偃,接過他手中準備好的古琴。
坐在下首塌上的劉非,隨著她輕移蓮步,一直好奇的看著她的舉動。揣測出她的意圖之後,心中不禁又是微微一酸。
但是,他當初已經選擇這條路,那就必須承擔這一切。
若是將來對她有利,那麼他酸楚痛苦一點,也算值得。
低下頭閉了閉眼睛舒緩了一下情緒,再次抬頭時,眼中卻是含上了笑意,隻是這份笑意蒙上了一片苦澀。
琴聲響起,她的指尖劃過琴弦時,演繹出激烈且快節奏的序曲,然後在停頓間隙,原來韓嫣附合的蕭聲變得清晰,接著,風流飄逸的翩翩少年董偃與舞姬的身姿穿梭在殿中間,那身著湖心綠齊胸襦裙,豔妝卻是明媚的舞姬配合著董偃演繹著故事,彈奏的間隙,她抬眼看向殿中,十分感歎董偃的領悟能力與創作能力,她也隻不過隨口提出了這麼一個設想,在昨日裏提前將荷塘月色那首曲子獻出後,董偃就為了今夜有所不同,而將她的提議變成了行動。
原曲取自於貴妃醉酒,但因為講述的是纏綿深情最終而不得的愛情故事,她沒有配上歌詞,所以在大家眼裏看來,董偃與那挑選出來的舞姬,也就是隨意的在前朝春秋戰國時期,挑了一個國君與之寵妃的角色而演繹了這麼一出。
西漢時期的戲曲並不多,她也就是將之後朝代得以發展繁榮的戲曲提前拿出來呈現在眾人麵前,在此,也就是讓大家圖個新鮮。
劉陵的得意變得有些黯淡,而劉徹則是心中五味雜陳,他相信隻要明白韓嫣被逐真相的人都會與他有同樣的猜測。
陳阿嬌此番精心準備必然是想出眾的,而韓嫣與董偃有交情,董偃可能應他所求參與其中,以求在得到賞賜時得到劉徹的特別注意,或者借著賞賜的時候再次提出要求,這勢必會讓竇老太主發怒,如果此時還有人在一旁落井下石的話,韓嫣極有可能就此引來殺生之禍,最輕也是逐出宮門。
董偃倒是不用怕,好歹可以裝傻,且還有大長公主護著,沒什麼特別大的責罰。
對於劉徹,則根不方便明裏出麵為韓嫣辯護,否則隻會讓他罪加一等。
“那吹蕭的可是韓嫣?”曲音一落,竇老太主的詢問聽似和藹,卻是有些不滿道。
跪在殿中半伏下身的韓嫣將頭垂得更低,正等回話,已經走回竇老太主身邊的陳阿嬌,扶上她的手臂道:“皇外祖母,韓嫣的蕭吹得可還好?”
竇老太主抿唇不語,似是對陳阿嬌這個心頭寶貝疙瘩的撒嬌也是不為所動,可見她對韓嫣今夜的出場是多少的不高興。
陳阿嬌就在她的身旁,更是能感覺到竇老太主一腔壓抑的不滿。
其實,若是韓嫣是女子,老太主定然不會如此生氣,可終究韓嫣是男子。他若是對皇上劉徹有非分之想,那可是比衛子夫及其她的任何美姬都不能讓老太主接受的。
“蕭吹的好與壞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們嬌嬌的琴彈的好!”大長公主也看不了老太主的不愉快,暗瞪了一眼一旁自作主張的董偃,隨即笑意盈盈的為陳阿嬌解圍道:“難得嬌嬌現在收心養性,懂得風雅,還會以此討好你皇外祖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