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紮紙一把拉住他:“王爺,真要我做也可以,我也會盡平生所學紮紙。不過我有個要求,就是不許任何人打擾,我要和鬱文專心紮紙。王爺放心,我一定紮花燈,絕不會紮其他不吉利的東西。”
慧王爺想了半天,點頭應允。
打那後,陳紮紙家大門緊閉,兩個人共同研究花燈,專心致誌地紮起了紙燈,慧王爺幾次前來看望,對花燈非常滿意。很快,元宵節到了,也到了慧王爺向宮裏進花燈的時候,可就在慧王爺到了陳紮紙家取燈,頭昏眼花的陳紮紙一不小心,把兩個人精心製作的紙燈幾乎全部弄破。交燈在即,現做又來不及,慧王爺急得團團轉,真恨不得一刀殺了陳紮紙。陳紮紙急忙上前:“王爺,我家裏有一套老朽平時紮製的花燈,把它獻給宮裏,不知如何?”
慧王爺一聽大喜,急忙命人弄出花燈,草草看了一眼,便徑直送進了宮裏。
元宵佳節,兩宮太後邀請朝廷重臣進宮,和她們一起觀燈。宮裏燈火通明,各式各樣的燈巧奪天工,讓人歎為觀止。慧王爺剛剛進宮不久,傳下話來,兩宮太後要看他帶來的精製花燈。
慧王爺急忙擺手,手下人把陳紮紙精心製作的那一大套花燈小心翼翼取出來,一盞盞掛好。隻見廊連廊、橋接橋、山映山、園套園,整整一座皇家園林變成了微約的紙燈,亮起在了皇宮裏。
圓明園!
陳紮紙竟然把圓明園紮成了花燈,眾人駭然。慧王爺嚇得魂飛天外,急忙跪倒磕頭,求兩宮皇太後恕罪。感慨萬千的兩宮太後擺了擺手:“起來了,這燈是誰紮的?叫他們進宮來回話。”
慧王爺急忙親自來到陳紮紙家,把甥舅兩人帶進皇宮,一再叮囑不許胡言亂語,然後領著他們拜見太後。
“你們是平民百姓,怎麼會紮出圓明園來?”慈安太後問道。
陳紮紙急忙磕頭:“回太後,我外甥沈鬱文本是圓明園守園官吏,這些燈都是根據他對園林的敘述我再紮出來的。”
一旁的慈禧皺起了眉頭:“既是守園,園林被焚,罪責難逃。新帝繼位,天下大赦,免你一死,你們本該安分守己,為何又故意製作此圓明園燈,你是想羞辱大清嗎?”
陳紮紙:“太後,小的和外甥早知道獻此燈必遭殺身之禍,可我們寧願被殺也要獻燈,所以我故意白天按王爺的要求紮花燈,晚上挑燈夜戰紮圓明園。我們的目的隻有一個,要提醒聖上,紮的紙再好,再精,紙人再像真人,紙圓明園再像真園,可它也是虛的,也是紙的,也是不堪一擊,早晚要被火一焚。小的冒死勸說聖上,醒悟吧,好好治理江山社稷,讓大清真正崛起,趕走洋人,重振我中華神威。不要再弄這表麵的繁榮了,自欺欺人,不顧百姓死活,到頭來隻會被一把火燒光,皇上、太後,紙上江山終是夢呀!”
“大膽刁民,竟敢目無聖上,汙我大清,來呀,把他們兩個連同他們製的花燈一並處理掉。”
幾個人衝上來,對陳紮紙和沈鬱文繩捆索綁,往外就拖,陳紮紙拚命大吼:“皇上、太後,大清子民也是人,不要成為受洋人擺弄的紙人,順民意,體民情,為民崛起吧,洋人還會再次侵我大清,要是再進北京,皇家園林還要受辱!”
“讓他們隨園子一塊兒去吧!”慈禧狠狠地一揮手,目光就勢掃了一下早已癱軟成一團的慧王爺,麵上露出了殺機。
圓明園燈被堆到了一塊兒,陳紮紙和沈鬱文被捆成了粽子,扔在花燈堆裏麵,一把火,點燃起來。
火光衝天,陳紮紙和沈鬱文在火光中拚力高呼:“百姓不是紙人,覺醒吧,紙上乾坤終是夢!”
三十七年後,清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再次火燒圓明園,園裏殘存的十三處皇家宮殿建築再遭劫掠焚毀。如今,西洋樓、遠瀛館等數處圓明園殘跡殘臥在荒草之中,像一根根花燈的骨架在向天向世人警醒。
(發表於《百花故事》2007年第10期,獲百花首屆新勢力故事大賽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