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考試比較容易過。”林彥深坦誠地說出自己的答案。
“哈哈……”教室裏一片哄笑聲。
“太牛了!不愧是林校草!居然敢說真心話!”
“小心掛科呀大兄弟!怎麼能這麼實誠呢!”
林彥深沒有聽到沈唯的笑聲。他看到她把書拿了回去。安安靜靜低頭坐著。
林彥深心裏有些淺淡的痛快。沈唯心裏應該不太舒服吧?那就好,那他心裏就舒服了。
“算了算了。”陳教授苦笑著搖頭,“你們這些小孩子啊,還不懂得欣賞我們古典文化的美。幾千年文化傳承,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語言、文字、思想!這些古詩詞承載了我們幾千年古老文化的精髓,你竟然說說不喜歡?”
教室裏漸漸安靜下來,陳教授擺擺手示意林彥深坐下,沉痛道:“就拿唐朝大詩人李白來說,如果沒有李白,你們覺得我們的民族會有什麼不同?”
偌大的教室鴉雀無聲。學生們都知道陳教授真的生氣了。
陳教授激昂的聲音在教室裏回蕩,“如果沒有李白,似乎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不過千年前少了一個文學家,《全唐詩》會變薄一點點,但程度相當有限。
如果沒有李白,幾乎所有唐代大詩人的地位都會提升一檔。李商隱不用再叫小李,王昌齡會是唐代絕句首席,杜甫會成為最偉大的詩人,沒有之一。
如果沒有李白,我們應該會少背很多唐詩,少用很多成語。說童年,沒有青梅竹馬;說愛情,沒有刻骨銘心;說享受,沒有天倫之樂;說豪氣,沒有一擲千金。
浮生若夢,揚眉吐氣,仙風道骨,這些詞都不存在。
蚍蜉撼樹,妙筆生花,驚天動地,也都不見了蹤跡。
如果沒有李白,我們的生活應該會失去不少鼓勵。犯了難,說不了“長風破浪會有時”;想辭職,說不了“我輩豈是蓬蒿人”;處逆境,說不了“天生我材必有用”;賠了錢,說不了“千金散盡還複來”。更不要說“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裏”“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如果沒有李白,我們熟悉的神州大地也會模糊起來。我們不再知道黃河之水哪裏來,廬山瀑布有多高,燕山雪花有多大,桃花潭水有多深,蜀道究竟有多難。白帝城,黃鶴樓,洞庭湖的名氣都要略降一格。黃山,天台山,峨眉山的風景也會失色幾許。
如果沒有李白,曆朝曆代的文豪詞帝也會少了很多名句,沒有“舉杯邀明月”,蘇東坡未必會有“把酒問青天”;沒有“請君試問東流水”,李後主不會讓“一江春水向東流”;沒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金庸的武俠江湖將會天缺一角《俠客行》。
千百年來,蜀人以李白為蜀產,隴西人以為隴西產,山東人以為山東產。
一個李白,生時無所容入,死後千百年,慕而爭者無數。
是故,無處不是其生之地,無時不是其生之年,他是天上星,亦是地上英,亦是巴西人,亦是隴西人,亦是山東人,亦是會稽人,亦是潯陽人,亦是夜郎人。
死之處亦榮,生之處亦榮,流之處亦榮,囚之處亦榮。
不遊,不囚,不流,不到之處,讀其書,見其人,亦榮亦榮。
幸甚至哉,我們的曆史有一個李白。”
教授講完之後,教室裏仍然一片安靜。一秒、兩秒、三秒、四秒……終於,有掌聲響了起來,零星的掌聲開始彙聚成河,熱烈而振奮。
“我們是個有李白的民族。我們是有來曆,有傳承,有五千年的智慧和榮耀的民族。為什麼要學習古代典籍古代詩歌?了解我們的過去,知道我們從哪裏來、我們是什麼人,我們才不會迷惘,不會在西化的世界中顧影自憐,我們才能找到自己要走的路,踏實而堅定地走下去!”
又是一輪掌聲雷動,沈唯也跟著眾人一起鼓掌。眼眶中有淚水滿溢,沈唯卻顧不得去擦。
她看到,林彥深也在鼓掌,他抿著嘴唇,仍舊是驕傲不服輸的樣子,可是他鼓掌的時候,和她一樣用力。
沈唯突然不難過了。林彥深不領她的情,不用她的小抄,她不難過了。
如果不是他站起來說的那番話,就不會有教授後麵的發言了。
沈唯第一次深深意識到她有多愛這個國家。
她愛這個民族,愛它有李白,愛它有《古詩十九首》。她愛它的溫良和寬和,也愛它的剛強和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