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建立合理計劃(1 / 3)

1.樹立目標

我不止一次地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們與別的孩子一樣,每天早上八點上學,下午五點放學,上同樣的課、同樣的自習,但別的孩子看起來總是精神百倍,很有目標和追求的樣子,他們卻總是懶懶散散,做什麼都沒精打采,一點都沒有孩子的活潑和朝氣。我問他:“你為什麼而學習呢?”他有些驚訝地回答:“為什麼?”想了想,然後回答:“為的就是來上課唄!”

要想教會孩子更好地利用時間,首先就要讓他們有自己的目標和追求。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目標,知道自己在為什麼而努力,他們就會倍加珍惜時間。有了目標,他們就知道今天該做什麼,明天該做什麼,一個月以後會取得什麼樣的成果,一年以後自己要達到什麼目的……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我國近代著名的工程學家詹天佑,出生在廣東南海縣的一個普通茶商家庭。小的時候,他親眼目睹了晚清政府的無能羸弱,和外國人倚仗著洋槍洋炮在中國的土地上橫行霸道的樣子。兒時的詹天佑就對機械十分感興趣,經常和鄰居的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種機器模型。有一次,趁著父親不在,他把家裏的自鳴鍾偷偷拆了,擺弄裏麵的零件,可是,等到他想還原的時候,卻怎麼都裝不回去了。他怕父親回來責備他,就抱著自鳴鍾和零件,跑到城裏的一家洋人開的鍾表鋪裏,央求開店的洋人把鍾表裝回去。洋人接過鍾表,輕蔑地看著小詹天佑,用蹩腳的漢語對他說:“怎麼,裝不上了?”

小詹天佑點點頭。

那個外國人沒再說什麼,低頭擺弄了一會兒,很快的,自鳴鍾的指針又走了起來。小詹天佑在一旁看著,眼睛裏露出羨慕的目光。他忍不住問:“你是怎麼裝的?能教教我嗎?”洋人一愣,不禁搖頭,用鄙視的口吻說:“你們,你們中國人是學不會這些的。”

小詹天佑抱著修好的自鳴鍾回到家裏,卻一點都沒有感到高興,那一晚他翻來覆去地睡不著覺。從那時起,小詹天佑就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生產自己國家的機械!”

1872年,年僅十二歲的詹天佑考取了清政府組辦的“幼童留美預習班”。從此,他告別了父母,懷著學習西方“技藝”的理想,去美國學習。在美國期間,他目睹了西方科學技術的巨大成就,對西方的機器、火車、輪船及電訊製造業的迅猛發展驚歎不已。一同前去的同學看到西方是如此發達,又聯想到國內落後的事實,不禁對中國的前途產生了悲觀情緒,詹天佑卻堅定地說:“中國也一定會有自己的火車、輪船。”就這樣,他懷著為祖國富強而發奮學習的信念,努力學習,珍惜每一分鍾的時間,終於考入耶魯大學土木工程係,在大學四年裏,他繼續刻苦學習,在畢業考試中名列第一。

回國後,他成為一名工程師,主持建設了包括京張鐵路在內的許多著名工程,成為中國近代工程學的創始人之一。

還有一個故事,說的是目標對於一個人發展的影響。

有一位哲學博士,覺得自己已經看透了人間一切真理,竟然失去了人生的目標,每天東遊西逛,虛度時日。有一天,他在田間漫步,看見一位老農在插秧,水田裏沒有任何參照物,他卻插得筆直。博士覺得非常神奇,於是上前問:“大爺,你怎麼插得這樣整齊?”老農遞給他一把秧苗說:“你來試試。”

博士接過秧苗,脫下鞋子下了稻田。插了一會兒,卻發現插得七拐八拐,於是問老農:“為什麼我插不直呢?”

老農說:“你應該看準前麵的一個目標去插。”

“是呀,這麼簡單,我怎麼沒想到。”博士抬頭望去,遠遠地看到一頭水牛在地裏吃草,心想:“就盯著它了。”又插了一會兒,發現還是插得歪歪扭扭,感到非常不理解,又問老農:“為什麼我還是插不直呢?”

老農笑著說:“水牛總在動,你盯著它當然要插得歪歪扭扭了,你應該盯住一個確定的目標。”

博士這才醒悟,盯著田邊的一棵柳樹去插,果然插得又快又直了。

作為一名青少年工作者,我與許多老師的感受一樣:那些成績好、能力強的孩子,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是有目標、有追求的孩子。一位高中老師給我講過這樣一個孩子:這個孩子的家裏很貧窮,父親已經不在了,家裏隻靠母親一個人的微薄收入來供她和弟弟上學。為了減少母親的負擔,她每年的學雜費都是自己在課餘時間拾廢品換回來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處於艱難困境中的孩子,成績卻始終排在班裏的前三名,這讓老師和同學們都感到非常驚訝。快到高三了,老師和同學們都想幫助這個貧窮但讓人尊敬的孩子,想給她捐款,讓她不用再去撿廢品,以便她有充足的時間來學習,沒想到被她拒絕了,她很樂觀地說:“你們放心,我會安排好自己的時間,不會耽誤學習,我一定會考上大學的。”她說到了,也做到了,最終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當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大家忍不住問她:“是什麼讓你能夠做到這些?”她回答:“我想上大學,接受更好的教育,我就為此付出努力,所以,我就做到了!”

因此,一定要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追求的目標。這樣,他們就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並且為之設計方案,付之於行動,隻有知道應該珍惜每一分鍾,才能讓自己的夢想成為現實。

目標可以使孩子們腳踏實地、集中精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用好每一分鍾。當然,在設計目標的時候,要注意可行性,要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應該首先設計一些切實可行、通過孩子的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如果好高騖遠,設計的目標高不可攀,反而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通過一個一個小目標的實現,我們的孩子就可以實現更大的目標,實現心中的理想!

2.製定學習計劃

要想讓孩子更好地利用時間,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製定學習計劃。

一個孩子,剛轉學到新學校,由於新學校的課程比原來學校的進度要快,所以他感到特別不適應,聽老師講課很困難,又覺得自己欠了不少“債”,他整天忙來忙去,所有的時間都排滿了,效果卻一點都不好,於是他感到有些沮喪,總是擔心自己跟不上。

對於這個孩子,我給他的建議是:首先要跟住老師當前的課程,不要舊的沒學到,新的又學不好,那樣想跟上進度就更難了。

再者,製定一個“跟進計劃”,要搞清楚自己有哪些內容落下了,再看看自己的課餘時間有多少可以富餘出來,然後每天分配一些課餘時間用來補習自己落下的課程。

經過仔細查對,我發現他的課並沒有落下太多,隻是兩周左右的內容,所以問題不大。他根據自己課餘時間的多少,安排了一個月的時間來趕落下的課程。在製定了“跟進計劃”以後,他就明確了自己差距在哪裏,也知道該怎樣按部就班地去追趕,不像以前那樣手忙腳亂,不知所措了。一個月以後,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僅落下的課程全都補上了,新的課程也都掌握得很好,在期末考試中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所以,要讓孩子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首先就要讓他們學會製定學習計劃。有了計劃之後,孩子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如何做,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就可以做到有條不紊,應對自如了。

那麼,怎樣才能夠製定一個良好的學習計劃呢?

首先,列出孩子的學習任務。

要和孩子一起算一下他有哪些具體的學習任務,把這些任務一一列出來。比如英語有多少個單詞要背,有多少個語法要練習;數學有多少道習題要練習;語文有多少篇作文要寫……再計算一下每天有多少學習時間可供分配,每項學習內容大致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然後把這些任務分配到每一天、每一周、每一個月當中去。這樣,一個學習計劃就做好了。

其次,做一個計劃表格。有些孩子不會做計劃,自律性又差,這時,可以在父母的幫助下做一個計劃表格。列出孩子所有的學習內容,並且搞清楚哪些知識點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科目是孩子的強項,哪些是孩子沒有掌握牢固的。然後根據孩子每一天課餘時間的多少,做成一個時間表格。具體來說,可以做出日計劃、周計劃、月計劃。製定計劃之後,關鍵要落實計劃。把計劃製成表格,畫成圖形,抄在筆記本扉頁,或者貼在床頭,以便時時刻刻提醒和約束孩子。計劃製定之後,一定要堅持,不要因為懶散或有畏難情緒就拖拉,甚至是放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製定一份良好的計劃,將像一盞明燈一樣引領孩子走過繁重的學習沼澤地,讓孩子能夠頭腦清晰,應對自如。

第三,在做學習計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好高騖遠。

有些家長和孩子喜歡把目標定得很高,比如,這個周末背一百個單詞,那個周末做二十道習題……結果遠遠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不僅使孩子感到疲勞,也使製定好的計劃無法實現,變成一紙空文。學習計劃要切實可行,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通過孩子的努力才可以實現,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四,執行計劃的時候要及時檢查效果。

當計劃執行到一定階段後,就應當檢查一下執行的效果怎樣。如果效果不好,就要找原因,及時調整。檢查的內容包括:

是否按計劃去做了?學習效果怎麼樣?如果沒有完成計劃,原因是什麼?安排鬆緊是否得當等等。通過檢查,再修訂計劃,改變原先不科學、不合理的地方。

第五,列計劃時不要太貪心,要注意留出空餘時間。一張一弛,才是學習的最佳方法。在製定計劃時,也要考慮睡覺、休息、娛樂、體育鍛煉等時間,把這些時間也都安排到計劃裏麵去。最後,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調整學習計劃。製定計劃後就應該嚴格執行,但在學習中,如果實際情況需要,也不要太過於拘泥。要注意和同學及時交流學習心得,向老師請教學習方法,及時充實調整學習計劃。

3學習計劃的“四忌”

父母們都想幫孩子製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那麼,怎樣才能製定出這樣的學習計劃呢?在幫助孩子製定學習計劃時,一定要注意“四忌”。

第一忌是“忌空洞”。

有些孩子拿著製定的學習計劃找到我,很得意地對我說:“你看,你看,這個計劃定得怎麼樣?”

我一看,很大的一張白紙上,隻寫了幾行標題式的大字

第一行:我要努力學習,取得優異的成績

第二行:每天早上早早起床,複習功課

第三行:晚上多看書,多做習題

看到這裏,相信各位父母也都清楚地看出了這個計劃的問題出在哪裏:這計劃不夠具體,不具有可操作性。按照這樣的計劃督促孩子學習,很難取得好的效果。在製定學習計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孩子學習中的具體任務列出來,然後把學習任務具體分配到每一周、每一月去,這樣才有實際意義,避免“假、大、空”。

第二忌是“忌拖欠”。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嬌生慣養,意誌不堅強。

有些孩子,一聽到學習計劃能夠提高自己的成績,就高高興興地製定了。可是,一到具體實行的時候,就會覺得:“怎麼這麼累啊?”結果,早上起不來,晚上堅持不下去。家長一督促,他就嚷:“急什麼,還有時間嘛!”父母出於疼愛孩子的心理,對孩子的“拖欠”常常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即使批評,也是不痛不癢地說幾句,孩子聽了當作耳邊風。結果,計劃也得不到實行,反而助長了孩子的懶惰心理。

所以,一旦製定了計劃,除非遇到生病等特殊情況,父母就一定要督促孩子堅持下去,對於孩子“明天再做”的行為,一定要及時地進行批評教育。這樣,不僅有助於保證學習計劃的實施,也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堅強意誌,培養他們的恒心和毅力。

第三忌是“忌太滿”。

有些父母麵對孩子“欠賬”的行為沒有辦法,還有一些父母則認為:“一旦製定了學習計劃,那就必須執行,即使你今天晚上沒事做,坐也要坐到十點!”這是對孩子要求非常嚴厲的父母,出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愛子之心,給孩了布置大量的功課,每天早上要求孩子早早起來,背誦英語;晚上回到家,又給孩了布置大量的習題,做不完就不許睡覺;每周一、三、五晚上給孩子請數學家教,二、四、六晚上給孩子請英語家教;周末也不能閑著,參加奧賽班、提高班……孩子的每一天都被安排得滿滿的,像一根繃緊的橡皮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