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遺憾的是,這種異能之士,並非黃瓜白菜,應有盡有。雖然孫權下了重賞,但卻一無所獲。
隨著趙達所算的大限日漸臨近,孫權開始變得度日如年。但就在這個時候,好消息傳來了。
孫權的手下在揚州臨海郡羅陽縣找到了一位叫做王表的神仙。據說這位神仙飲食談吐與常人沒有什麼不同,但人們卻時時看不到他的身影。神仙王表身邊還有一位叫做“紡績”的婢女,也能與神仙溝通。孫權聞報後,立即封王表為輔國將軍、羅陽神王,並派中書郎李崇為使者,趕赴羅陽,恭請王神仙入京。
孫權這是吸取了自己沒有厚待趙達吳範的教訓後的策略。當初,他和趙吳二人鬥氣,結果導致神術失傳,造成終身遺憾。孫權不想重蹈覆轍,一出手就厚賞重封了王神仙。
王神仙欣然從命,跟著李崇上路。李崇一開始並不怎麼相信這位神仙真有通天徹地之能,但是他和王神仙對談,始終沒法辯得過他。後來,李崇擔心惹怒王神仙會導致孫權對自己不利,也就不再糾纏。
王神仙上路後,凡是經過一山一河,都說有和他交好的神仙隱居其中,必須留下來晤談。所以,李崇隻能陪著王神仙,一路走,一路停,花了好幾個月才到達建業。
孫權翹首期盼已久,立即與王神仙相見。孫權尚未表明自己想要延年益壽的想法,王神仙卻先發出了近日將有大洪水的警告。
幾天後,果然大風驟起,江海潮湧,平地上積水深達八尺有餘。這一次洪水,是東吳曆年來最大的一次。洪水甚至把孫堅寢陵所在地區的鬆柏都連根拔起。
王神仙預言中的,更讓孫權對他寄予了厚望。孫權的長兄孫策從來不信這些術數之道。但是,孫權在親眼目睹孫策在“於吉事件”後英年早逝的慘劇後,就走上了和孫策截然相反的信仰之路。所以,他才會在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對於道術之士更加深信不疑。
但是,正如出身於東吳孫氏宗族,並在東吳衰亡後逃到東晉的孫盛所說的:“國之將興,聽之於人;國之將亡,聽之於神”,當孫權重用信任手下的英才時,東吳出現了勃勃盛興的局麵,而在他將命運托付給神仙的時候,東吳大局的頹勢就已經無可挽回了。
孫權懇請王神仙為自己納福延命,王神仙一口應承。但事實證明,王神仙的承諾並沒能兌現。
幾個月後,孫權到南郊祭祀,回來之後就中風了。宋代名士蘇東坡曾經在詞中讚譽過的“親射虎”的孫郎,再也找不回年輕時的“雄姿英發”了。身體機能的急劇惡化,讓孫權陷入了無比的惶恐之中。
人之將死,其思也清。兩年前發生在曹魏的一件大事隨即湧入了孫權的思緒。這就是“高平陵之變”。
高平陵是魏明帝曹叡的陵墓。魏國的托孤老臣司馬懿趁著另一位輔政大臣曹爽陪著少帝曹芳去給曹叡掃墓之際,發動政變,並隨即將曹爽等宗族勢力一並誅殺,徹底地控製了朝政。
孫權不能不擔心自己撒手西歸後,幼子孫亮也會遭遇同樣的悲慘命運。在死神日漸逼近之際,孫權漸漸醒悟了,他當初罷黜並無多少過失的孫和並大肆打擊所謂的“太子黨”,也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陸遜的兒子陸抗原本駐紮在柴桑,後來因病到建業治療。陸抗病愈將歸之前,臥榻不起的孫權特意接見了他,老淚縱橫地對他說:“我以前聽信讒言,辜負了你父親的凜然大義,也因此很對不起你啊。和我前前後後所問之事相關的那些奏章詔書,你都焚毀了吧,不要再讓人看到了。”
這是孫權步入老年,開始剛愎自用、倒行逆施之後第一次誠心向臣下道歉認錯,也是唯一的一次。
孫權這時候已經有意召回孫和,重新讓他擔任太子了。但是,孫權已經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遠了,形格勢禁,這個病榻上無法自由行動的一代雄主,還能不能再度行使他的自由意誌呢?
……
心理感悟:死神也許是人類最好的心靈導師。
死亡焦慮對於即將到來的或者終將到來的死亡這一無可抗拒的事實產生的恐懼、糾結、不安等複雜情緒,並進而影響到生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