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內經》是我國非常著名的《黃帝內經》的簡稱,現分為《素問》、《靈樞》兩書,可以說是我國現存較早的一部重要的醫學文獻,成書的年代,大約是在戰國時期。這部重要的醫學專著,究竟出自何人之手,至今尚無材料可考可證實。

盡管是這樣,亦無妨礙大局,仍然可以說:《黃帝內經》這部名著彙集了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奠定了祖國或曰奠定了偉大的中華民族醫學的理論基礎。

《黃帝內經》的內容是極其豐富的,博大精深,可以說誰也一下子撰寫不盡。

筆者僅僅是從《黃帝內經》裏挑出了一些與今日社會生活實踐中人們講究養生延年益壽比較接近,或曰比較密切相關的一些問題,通俗易懂地撰寫了一下,便於人們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參考和應用。

例如,本書介紹了人們誰也離不開生長發育一般的規律;天有四時——春夏秋冬的養生之道;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命的根本;天地陰陽與人體相通;生活中注意切忌,才能保養好陽氣;風是百病之長;受了邪氣的侵襲,要及時治療;說說陰陽與疾病;“五髒”病的一般規律及其反映等等,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最後筆者要說明的是:因為本書涉及的內容和知識麵,亦確實比較廣泛,筆者的知識麵和水平畢竟是有限的。所以,這本書的出版,亦就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缺點,甚至錯誤,敬希益師良友和廣大讀者們,能夠給予熱情幫助指正。

編著者

2004年2月

一、人體發育生長的一般規律

我們的祖先黃帝統一了天下後,在他當政期間,一騰出空來,就同手下的大臣岐伯經常坐在一起,商討醫學問題。

有一次,黃帝向“軍師”(尊稱)岐伯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說:“人年老而無子者,材力盡耶?將天數然也?”這裏說的所謂“材力盡耶?”其“材力”,是指人的生殖能力而言;所謂“天數”,是指人生理上自然規律而言。其內容意思就是說:社會生活實踐中,不論是誰,年紀老了,不能生育子女了,其原因,是因為精力二生殖能力衰竭了呢,還是因為受人的生理上的自然規律的限定呢?

“軍師”岐伯聽了君——統治者——“帝王”黃帝的提問,認為提的問題,實際上是指社會生活實踐中,不論女性、男性,都有著發育生長的一般規律,所以,“軍師”岐伯就從女性、男性,人發育生長的一般規律,來分別地回答了君——統治者——“帝王”黃帝的提問。

1.女性

可以說自古始,並且至今,甚至今後,則仍然如此:女性或曰女子,其發育生長的一般規律,由於年齡階段(即簡稱的“年齡段”)的不同,其反映或曰其表現亦就不同。

7歲到14歲時,這個年齡段,其發育生長的一般規律是,女子或曰女孩,到了7歲的時候,體內的“五髒六腑”,其腎髒的腎氣則開始盛旺起來,其乳齒更換,其頭發亦開始茂盛。

尤其是到了14歲時,其生理上的發育生長變化,開始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突出表現在:天癸產生,而所謂“天癸”,則是屬於促進生殖機能的物質,被稱之為“天癸”;再有就是:任脈通暢,太衝脈旺盛,月經就會按時而來,因此就已經開始具備了生育子女的能力了。

這裏說的所謂“任脈”,按照中醫科學的認識和解釋來說,就是指:奇經八脈之一,其脈的特征是起於中極之下,循行於腹部、胸部、咽喉,向上到下頜部,環繞口唇,沿麵頰,到達目下。本脈其病候的反映或曰其表現,男性或曰男子為疝氣;其女性或曰女子為月經或曰月事或曰曆暇不調和,或者重為崩漏,帶下等不良的病證。

那麼,又何謂“太衝脈”?唐醫學家王冰作了這樣的解釋:“太衝者,腎脈與衝脈合而盛大,故日太衝。”其實衝脈,按照中醫科學的認識和解釋來說,它屬於奇經八脈之一,此脈的特征是:起於氣衝穴部位,與足少陰腎經相異,挾臍旁上行,到胸中後分散。本脈其病證候的反映或曰其表現,主要集中為“月事”或曰“月經”或曰“曆暇”不調和,其重者為崩漏,或者不孕等症狀。

21歲到28歲時,這個年齡段,其發育生長的一般規律,體內“五髒六腑”中的生命之本的腎髒,表現為腎氣充滿,真牙生出,其牙齒就已經生長齊全了。然而,這裏需要說明的是何謂“真牙”,即指智齒。它的特征是:屬於口腔內生長最遲的第三臼齒,俗稱之為“頭牙”,古又稱之為“齻”(dian顛)。

28歲時,全身的筋骨,已經比較相當強健而有力,其頭發的生長,亦達到了最茂盛的階段,所以說,此年齡段為一生中其身體最為強壯的時候。

35歲到42歲時,這個年齡段,其氣血開始衰弱;而所謂“三陽經脈”,是指:太陽、陽明、少陽。可參見“十二經脈”、“六經分證”。又專指太陽經,如以三陽為太陽,二陽為陽明,一陽為少陽(見《素問·陰陽別論》)。

不僅如此,到了42歲時,其麵部的表現為憔悴無華,其頭發亦開始出現變白的現象。

到49歲時,這個年齡段的變化,或曰其反映,就更為明顯突出了:其主要的集中表現在其任脈氣血虛弱了,其太衝脈的氣血亦衰少了,其天癸亦開始枯竭了,其“月經”或曰“月事”亦開始漸漸斷絕了,其形體明顯開始衰老了,隨之亦就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2.男性

男性,或曰男子,到了8歲,特別是到了16歲時,這個年齡段,“五髒六腑”中的腎氣,則開始比較充實起來了,其頭發亦開始茂盛,其乳齒亦更換了。

尤其是到了16歲時,其發育生長,則開始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就是:生命之本的腎髒,其腎氣開始旺盛了,與女子一樣,天癸亦產生了,其精氣(指具有生殖能力的精氣,或曰其營養物質)能溢滿而外瀉;不僅如此,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兩性——男女兩性交合,或曰男女陰陽和,或曰男女性交,就會具有生育子女的能力了。

24歲到32歲時,這個年齡段,其發育生長,其一般規律是:24歲時,其“五髒”中腎髒,其腎氣充滿,其全身的筋骨,進入了比較最強健的階段,真牙(指“智齒”),其牙齒亦生長齊全了。

尤其是到了32歲時,其全身的筋骨,發育生長到比較最豐隆盛實的階段,其全身的肌肉,亦比較明顯豐滿健壯。

40歲到48歲時,這個年齡段,其發育生長,開始就會有明顯的變化了,其反映或曰其表現,主要的就是40歲時,“五髒”中的生命之本,其“腎髒”,其腎氣就會開始衰退,其頭發亦就會開始脫落,其牙齒亦就會開始枯槁。

特別是到了48歲時,使其全身的上部,其陽氣則就會開始逐漸衰竭,其明顯的表現是:麵部憔悴無華,其頭發和兩鬢亦開始出現花白。

56歲到64歲,這個年齡段,其生理上的變化主要是“五髒”中的肝髒,其肝氣開始衰弱,使其全身的筋其活動漸漸就不能像以前那樣靈活自如了。

尤其是到了64歲時,其天癸亦開始漸漸枯竭,使其精氣亦漸漸減少;因為腎髒衰,使其牙齒頭發亦開始脫落,形體或曰身體,亦漸漸開始衰疲。

按照中醫科學的認識和解釋來說,因為“五髒”的腎主水,其突出的特征是:接受其他各髒腑的精氣而加以貯藏,所以才會使其五髒功能旺盛,腎髒才會能外瀉精氣。

現在年老了,亦就是說到了64歲時,其五髒的功能,則開始都漸漸衰退,其筋骨會自然出現懶惰而無力,其天癸亦漸漸枯竭了。所以,漸漸就會頭發變得白的越來越多,身體亦會漸漸感到沉重,走路的步伐就會漸漸不是那樣穩了,到了這個時候,一般就不能生育子女了。

最後,黃帝向岐伯還提出了問題,說社會生活實踐中,確實存在著:有的人年紀雖然是已經年老了,但是他則仍然是具有生育能力,為什麼呢,究竟有什麼道理呢?

岐伯回答說:社會生活實踐中,凡是屬於這種人,就不是什麼一般人了,而是屬於他天賦的精力超過一般常人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其主要表現在他全身的氣血經脈保持著暢通,尤其是“五髒”中的腎髒,其腎氣有餘的緣故。凡是這種人,盡管是有生育的能力,但是一般說來,其男子不超過64歲;其女子,一般說來,不超過49歲,其精氣就會枯竭了。

黃帝又問岐伯說:凡是能掌握養生之道人,年齡或曰其壽命可以達到100歲左右的時候,這種人還能具有生育能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