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是說,了解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學習知識或本領,隻有樂在其中的人接受得最快。所以,如果小朋友們想要學得輕鬆又牢固,那就調整心態,敞開自己,讓學習變成一件讓你感到由衷快樂的事吧!
小朋友,你知道為什麼有的同學學得快,記得牢,成績一直很好嗎?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聰明過人,而是因為他們對學習有著更大的興趣和熱情。
一個以優異成績考上重點初中的學生說:“從背起書包上小學起,學習幾乎就成了我生活中最快樂的事情。早晨醒來,眼睛還沒睜開,我就能感到學校對我發出的那種強烈的引力。我記得那時的我,老埋怨假期太長,巴不得早點開學……”
這樣的學生怎麼可能成績不好呢?
你對學習是否也有這麼強烈的興趣呢?
興趣是人們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關心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一個對學習產生強烈且穩定興趣的學生,就會把學習作為自己的主攻目標,就會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從而維持持久、集中的注意力,大大地提高學習效率。
想想你自己吧,你對什麼感興趣呢?你對哪些科目感興趣呢?你在做你感興趣的事情,或者學習你感興趣的科目時,是不是非但不覺得苦,反倒像是在遊戲?相信你有過這樣的體會。
佳明現在是小學四年級的學生。他的學習成績一直是最好的,從上小學一年期開始,他每次考試都是班級裏的第一名。同桌很好奇地問他:“你怎麼學習這麼好啊,有什麼秘訣嗎?”佳明說:“我就是對學習有興趣,我熱愛學習,因為每當我學到新的知識的時候,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同桌明白了,原來佳明之所以學習這麼好,就是因為他對學習有興趣!
事實上,每個熱愛學習的學生,都能考出好成績。隻要你足夠熱愛學習,你同樣能考出讓其他同學羨慕的好成績。
小秘密
心理學家們研究和倡導一種叫做“滿懷興趣學習”的方法,旨在使厭惡某門學科的學生建立起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實驗證明還是比較有效的。具體做法是,選擇你不感興趣的學科,坐下來充滿信心地想象:“這門學科是非常有趣的,我從今天起要好好學習這門課程,在這門課中我一定能獲得無窮的樂趣。”堅持幾周後,就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