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趙明就按介紹信上寫的地址,到歌樂山大天池6號去找臧克家夫婦。很幸運,一下子就找到了。臧克家夫婦看了介紹信,知道他是哪一路人,非常熱情地接待了他。臧克家夫婦的住房很狹小,陳設簡單,生活樸素。臧克家個子瘦高,雙目炯炯,性格爽直,不失山東人的特性。鄭曼小產之後不久,頭上紮著一條白帶子,麵容有點憔悴。
趙明講了自己與許青航和孫海瀾的親密關係,新疆局勢的變化,然後告訴他們:“我有急事,要找中共代表團,但不知道地址。”
臧克家說:“中共代表團的地址,我也不清楚;可是我知道《新華日報》秘密編輯部。你可以去找找他們,他們會告訴你中共代表團的地址。”
趙明把臧克家告訴他的《新華日報》秘密編輯部的地址標在重慶市交通圖上。臧克家夫婦熱情地要留他住下,可是他身負重任,隻能推辭說:“等把事情辦完了,再來打擾你們。”他把帶給茅盾老師的吐魯番葡萄幹和哈密瓜幹留下,起身就走。葡萄幹和瓜幹,那時在重慶是稀罕東西。新中國成立後趙明再去拜望臧克家夫婦時,他們一下認不出他來,但一提葡萄幹和瓜幹,馬上就想起來了。
告別了臧克家和鄭曼,趙明回到旅館,邀上韓靈銳一起去找《新華日報》秘密編輯部。韓為人比較深沉,了解趙明的思想情況,什麼也沒有問,就按他說的地址,把他帶到《新華日報》秘密編輯部所在的一條暗巷口。韓靈銳轉身走了,趙明獨自走了進去。
一個瘦削的中年人,接待了趙明。趙明告訴他,自己由新疆來,是新疆學院畢業的,院長、教務長、係主任、軍事教官、講師都是中共黨員,自己和他們一起坐過監獄,受他們的委托,有要事會見中共代表團。中年人打量了他一下,趙明急忙拿出新疆學院畢業證書。中年人接過去仔細地看了一下,交還給他,明確地告訴他中共代表團的地址——上清寺路曾家岩10號。趙明高興地和他握了握手,告辭出來。他在熱鬧的地方轉了幾個圈,看看後麵沒有“尾巴”,徑直去到曾家岩10號。
說明來意,門房把他領到一間會客室。不一會,一個穿著白襯衣的中年人由裏屋走出來,打量了他一下。他急忙作了自我介紹,並掏出新疆學院的畢業證書給中年人看了。中年人親切地讓他在小沙發上坐下。趙明問了中年人的姓名,中年人說叫魏傳統。
“魏傳統!”趙明驚喜異常。他讀過魏傳統寫的小冊子,專題闡述革命轉變問題。魏傳統曾經是西路軍的一名宣傳科長,被俘後經營救回到延安。趙明告訴魏傳統:我們“新疆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張誌遠和姚廷樞來找過代表團,由鄧發和宋黎接待,代表團要新疆獄中在押中共人員名單,我是專程來送名單的,還有一封給毛主席的信。趙明脫下西服上衣,當著魏傳統的麵拆開墊肩取出名單和信。魏傳統接過去聚精會神地仔細讀著。
名單和信都是用淺黃色毛邊紙直行寫的。張玉珍由新疆帶出時,藏在高跟皮鞋後跟裏,有的字跡已經磨損,不易看清。趙明站在一邊幫魏傳統辨認。名單一共寫了162人,大人小孩一個不漏,其中包括已經犧牲了的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烈士,和在獄中叛變了的徐夢秋、潘同、劉西屏、黃學謙、任遠光等,但都是以“聽說”這種不確定的口氣寫的。趙明以肯定的口氣對魏傳統說:“陳潭秋、毛澤民、林基路三位同誌確實是犧牲了,是1943年9月27日被殺害的;徐夢秋、潘同、劉西屏、黃學謙、任遠光等人確實是叛變了,已經離開了監獄。”
魏傳統讀完名單和信,趙明告訴他:“我們‘新疆共產主義者同盟’與被關在新疆獄中的中共黨人有經常可靠的聯係,黨如果有什麼指示要帶給他們,我可以再專程返回新疆去。”
“我們考慮,考慮!”魏傳統說。
趙明把住的旅館名稱、房間號數留給了魏傳統,又說:“我們‘新盟’許多同誌根據董老指示,正在陸續向東北轉移,也有的同誌要直接去延安。去延安怎樣走比較安全?”魏傳統說:“可由甘肅慶陽或環縣進解放區,那裏我們的力量強,空隙大。”後來“新盟”成員杜芳、王懷品、劉一匡三同誌由新疆奔赴延安,就是按魏傳統指的路徑去陝甘寧邊區的。
魏傳統拿過當日的《新華日報》指給趙明說:“現在國民黨反動派在打長春,關內停戰,東北要大打起來。東北很需要幹部,特別是本地幹部。你們轉移到東北,非常必要。”
趙明告辭出來,雙肩上像卸了一副重擔,身輕似燕,健步如飛,在熱鬧的商業區轉了一會,沒有發現後麵有“尾巴”,便怡然自得地回到旅館。現在要做的是趕快回到蘭州,迎候由新疆陸續出來的同誌,一起去東北。遲了,內戰打起來,交通被切斷,就難走了。
趙明和韓靈銳商量一起回蘭州的問題。來時,由靳士耀同學給想辦法買的飛機票。回程,如果與達官貴人預買飛機票,根本不敢去想,就是去川北的長途汽車票,沒有熟人也休想買到。趙明和韓靈銳天天上街跑車行貨棧,尋找去寶雞的“黃魚車”。他們整整花了一個多禮拜時間,才找到一輛去寶雞運送汽油的美國JMC牌軍用小輪卡車。趙明來不及去歌樂山向臧克家和鄭曼告別,搭上這輛“黃魚車”就同韓靈銳一同起身走了。
趙明來重慶時,乘飛機穿雲過霧,天府錦繡什麼也沒看到。回程坐汽車,爬山越嶺,橫渡江河,飽賞了“蜀江水碧,蜀山青”的綺麗風光,也經曆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的艱險途程。
車到了寶雞,他倆想由天水抄近路,北上蘭州。但因鐵路塌方,火車不通,隻好折而向東去西安,然後再找“黃魚車”西去蘭州。當時火車沒有準確的發車時間,隻得守候在站台上寸步不離,以免錯過時機。
一列火車進站了,人們像潮水一樣擁上去,爭先恐後,擁在各個車廂門口,誰也休想擠進去。人急智生,趙明看到一個車廂的窗子開著,便拉著韓靈銳跑上前去,叫韓靈銳把他抱起來,他順著窗口爬了進去,占了一排座位,韓靈銳又把東西一件件遞了進來。車廂內旅客擠得水泄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