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月2日,長江實業主席李嘉誠在他的辦公室所在地——長江大廈70樓和幾名中文大學行政人員及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生座談,題目是“領導才能”。座談會不是新聞采訪,故此尖銳問題較少,學生的興趣多落在李嘉誠的為人處世、家庭生活和管理作風。座談會長達一個半小時,李嘉誠有問必答,言無不盡。
學生:在外國,有所謂的“天才”,即使年紀輕也可領導一隊人,成為領袖;但在中國人的社會如香港,則較論資排輩,年輕人很難趕上資曆較深的同事。作為領袖的你,有何意見?
李嘉誠:也未必如你所說。在上世紀40年代,我年紀很小便出來工作,17歲時成為一批發商的營業員,年紀小,但待遇很好,連花紅一並計算,薪金比執行經理還高出兩三倍;18歲做經理,19歲為總經理,22歲獨自創業。所以,隻要自身條件優越,有充足的準備,在今日的知識型社會裏,年輕人更容易脫穎而出,創造自己的事業。
學生:李先生你那麼成功,是否對於下屬構成壓力?你那麼有知識,下屬是否有機會發表意見及發揮自己的才能?你是否容易接納及采用下屬的意見?
李嘉誠:下屬們有很多發揮的機會。如在本公司服務多年的行政人員,有的已工作了十幾年,有些更長達三十年,什麼國籍的都有。無論是什麼籍,隻要在工作上有表現,對公司忠誠及有歸屬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及考驗,都可成為公司的核心分子。
我很有信心,這批員工在他們退休之前,仍會留守在公司繼續做出貢獻。原因是員工們很積極、很主動地發揮自己的才幹。我們的業務遍及二十八個國家,香港及海外員工的數目近十萬,公司的成功,全賴這批員工的努力。
事實上,在每次開會前,我會多接觸及了解有關事務。況且在開會前,我會仔細研究他們的建議,加上各部門同事各有自己的知識及專長,故當下屬提出有用的建議時,很快便能獲得我的接納。例如在一次行政會議上,我還打趣地說:“全世界沒有一個行政人員能那麼快取得總裁的批準。”所以,下屬在提出意見時全無壓力,大家合作得相當愉快。
學生:你曾提及,在挑選公司的領導層時,會注重其工作表現、對公司的忠誠及是否有歸屬感等方麵。在眾多特質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
李嘉誠:忠誠猶如大廈的支柱,尤其是作為高級行政人員,忠誠是最重要的。當然,具備了忠誠,還要求其工作表現及對公司的歸屬感,若沒有歸屬感,員工掌握了工作上的知識及技能便離開,對公司也沒有好處。但我們很少遇到上述情況,原因是我們能令行政人員及各級員工,深切明白他們在公司的前途是美好的。
恕我大膽說一句,若與香港其他公司、甚至與外國公司相比,我相信本公司對員工的待遇會較優勝。在長江,我沒有房屋津貼,隻取五千元袍金;事實上,以我的工作,如公司要給予我花紅,所有董事及非執行董事甚至股東都不會反對,但是我自己決意不要。
學生:若你的員工想自創一番事業,你會鼓勵他向外做個人發展,還是留在集團內繼續做出貢獻?作為老板的你,對這位員工有何建議?
李嘉誠:以往,中國人做生意時常會有這個想法:對員工太好,他自己有積蓄,便會向外闖,開拓個人事業。若有這個想法,就隻適合經營家庭式的小型企業;要經營大企業,必須知道大企業本身要有很完善的組織,一位員工的離開,自有其他人補上。例如公司曾有員工被邀請往其他公司任高職,但當中也有不少人回流,原因是公司待遇好,大家合作愉快,最重要是雙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員工能以公司為榮,以及覺得在工作上有前途。
學生:李先生做生意的手法及宗旨比較穩健、保守,但現在有些業務需要以較進取的手法進行,並需承受風險。若有些業務需承受風險,即與你的宗旨違背,你如何作出取舍?若你的工作夥伴很進取,喜歡冒險,在合作上會否出現問題?
李嘉誠:我本身是一個很進取的人,從我從事行業之多便可看到。不過,我注重的是在進取中不忘穩健,原因是有不少人把積蓄投資於我們公司,我們要對他負責任,故在策略上講求穩健,但並非不進攻了,相反在進攻時我們要考慮風險及公司承擔的責任。事實上,我們現在有很多進取的業務正在進行中,隻是未向外宣布。
反觀歐美的新科技,平均來說,股價下跌百分之八十;有的網絡科技股,甚至下跌了百分之九十。所以,在開拓業務方麵,我的要求是收入與支出平衡。船要行得快,但所麵對的風浪一定要捱得住。
我在二十八個國家都有業務,可見我的進取心。在過去一年,我奉行的原則是保持現金儲備多於負債,可以起到平衡作用。
學生:中國人的公司較注重感情,美國公司較注重科學化的管理,你在管理的過程中,兩者是如何取得平衡的?
李嘉誠:美國公司科學化的管理有它的優點,可以應付急速的經濟轉變,但沒有感情。在業績不好時進行大規模裁員,我們做不出,這會令員工沒有安全感並導致很多人突然失業。我們結合兩者的優點,采用外國人的管理方式,加上中國人的管理哲學,以保存員工的幹勁及熱忱,我相信可以無往而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