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有人敲門怎麼辦(1 / 2)

隻身在家的青少年,假如碰到有人來敲門怎麼辦?千萬不能馬上去開門。應該首先問清楚、看明白對方是誰,來幹什麼的,然後決定開不開門。

一天上午,上海市虹口區海南中學科技“小狀元”、初二學生小徐家來了個不速之客。她短頭發,瘦長個子,十六七歲模樣,上著學生服,下著牛仔褲,稱自己是“青少年科技報記者”,從學校老師那裏了解到小徐是市水仙花雕刻狀元,特來家中采訪,寫一篇“人物專訪”,擬在市科技節期間發稿見報……假記者要小徐取出科技作品和獲獎證書,煞有介事地拿出照相機,拍了幾張照片……

接著,又要小徐打電話約幾個同班同學下午接受“采訪”。趁小徐打電話之隙,她迅速地把小徐的哥哥放在寫字桌上的皮夾子偷走了,內有500多元錢和身份證、學生證、通訊錄等物。假記者走後……小徐發現皮夾被竊,便按她留下的電話、地址尋找,結果發覺全是假的,便向派出所報了案。

由於這個女騙子當時沒有落網,未能及時揭露她的真實麵目,這就使她有可能故伎重演。即使落網,也不等於就不會再發生類似案件,因為在當今社會上,這一類不法之徒大有人在。

這些壞人往往利用學生對“無冕之王”——新聞記者的尊敬,以及希望借助輿論工具宣傳自己的心理,為非作歹,以售其奸。所以,當自稱記者的人上門采訪時,一定要防假冒,切不可忘乎所以。

怎樣識別真假記者呢?真正的記者進行采訪活動都遵行這樣一條規矩:在沒有被采訪人的熟人介紹的情況下,記者前去采訪自己不認識的對象,必須主動出示自己的記者證,以表明身份。

退一步講,即使不出示記者證,至少也要隨身攜帶記者證,以備查看。所以,當陌生記者找你采訪而不主動出示記者證時,可以請他出示證件,也可以通過側麵了解的方法,查詢他的身份。

例如,你可以這樣說:“哎喲,承蒙您上門采訪,十分榮幸。聽說你們報社的記者證很精美,能不能讓我看一看呀!”如果對方把記者證給你看,要注意識別;如果對方以種種借口不拿出或拿不出記者證的話,你可以看一下手表或家中的時鍾,然後很自然地說:“差點忘記了,我約好去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師,時間快到了,是不是另約時間下次再談。請你留下電話、地址,到時候我去找你,好不好?”

當對方離去時,應以禮貌相送為掩護,悄悄地看清對方使用的車輛的牌照號碼,以便報請公安機關查明該人的真實情況。若是騙子,即可捉拿歸案。如果對方給你留下了單位電話、地址,也可自行核實,辨明真偽。

不管采用哪種識別方法,都必須神態自然,文明禮貌,切不可口氣生硬,出言不遜。不然的話,對方如是騙子,可能被激怒而胡作非為;如是真記者,便會受到心理傷害。

現在社會上有些犯罪分子,他們或者假裝上門收購舊貨、推銷商品、乞食討飯、募捐化緣、抄電表水表,或者聲稱來收電話費、煤氣費、有線電視費、廣播費等,騙開你的門後,便凶相畢露,胡作非為。

所以,我們切不可上當受騙。當然,門可不開,講話必須文明禮貌,不要口出汙言穢語,也不要流露出懷疑對方是壞人的意思,以免傷害好人。如果陌生人是打聽某件事、某個人的,也要注意辨別對方意圖,如果對方確實有事,自己又能給予幫助,可以隔著門回答人家。如果來人一再表明自己是上門例行公務(如抄電表、收水費等),你可告訴對方,什麼時間父母在家,請他到時候上門來辦。總之,單身在家時,不要給陌生的人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