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如何拒絕網絡垃圾誘惑(1 / 1)

網絡世界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但網絡中也不乏色情、暴力的內容。特別是一些國外的網站,隨便點一個按鈕,都可能出現一個黃色網站。有時會誤打誤撞搜尋到不當的網站及新聞討論群,如性、暴力、賭博、教人如何製造炸彈及擁有武器等。

從正當渠道了解一定的性知識,對青少年來說是必要也是有益的,但是“網絡垃圾”卻是有百害而無一益。它不僅與我們所受的教育不符,玷汙我們純潔的心靈,還會對我們將來的人格發展帶來消極影響。有些青少年經常瀏覽黃色網頁,竟達到欲罷不能的境地。常常湧起的性衝動最終使他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2002年3月,北京海澱區檢察院將涉嫌強奸、搶劫網友的犯罪嫌疑人錢某逮捕。19歲的錢某是外地來京無業人員,以“絕望生魚片”、“李佳”等化名上網聊天,自稱是北京電影學院舞台設計係一年級學生,結識了某大學一年級學生魯某。兩人見麵之際,錢某以要求履行奉獻初吻的網上承諾為由,將魯某誘騙至海澱區萬壽路東北角一樓房樓道內強奸,並趁魯某不備將其書包內的手機、錢包盜走。

還有一些孩子喜歡在網上玩打仗、拳擊等暴力色彩濃厚的遊戲,並以在網上與他人廝打、血流不止為樂趣。這同樣不利於孩子人格的正常發展。研究表明,這類孩子的暴力傾向要比平常的孩子高。拒絕“網絡垃圾”,同樣是在網絡進行自我保護的重點,小招數有下列幾點。

(1)目前,已經有軟件生產商開發出了網絡信息過濾器,它可以像偵探一樣把帶有色情、暴力等孩子不宜接觸的信息搜索到,然後像“網絡巡警”一樣把這些內容攔住,使其不被孩子接觸到。我們可以讓父母在家裏的電腦上安裝此類軟件,以保證我們接觸到的都是健康的內容。

(2)為了防止漏網之魚,盡量不要點擊不明來路的網址。瀏覽外國網站,要得到家長同意,並在家長陪同下瀏覽。

(3)為了避免誤打誤撞搜尋到不當的網站,最好請父母平時幫我們搜尋不錯的網站,並建立書簽。

(4)一旦不小心進入到不當的網站中,要經受住誘惑,及時回避,並告知家長。必要時及時向公安局舉報,當個護法好公民。

“網戀”二字是網上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甚至有些青少年以擁有一段網戀而洋洋自得。殊不知不正確的“網戀”也是一種精神鴉片。

與現實交往不同,網絡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虛擬性與真實性並存的情感環境,我們一方麵可在網上大膽而直接地與異性交往;另一方麵,這種真真假假、半真半假、時真時假的交往則又給我們情感的健康發展帶來了較大的負麵影響。

我們有些人由於不相信網戀具有真實的一麵,與網友交往隻是出於“遊戲”的心態,一方麵有可能給真誠的一方造成嚴重的情感挫傷,另一方麵則不利於自己情感的健康發展。

而另一種極端的情況則是,青少年情感強烈,投入往往很大。但網戀多從聊天交流思想感情開始,正好與一般戀愛從身高、容貌等感性開始的順序相反。

聊天時,我們往往在對方經過修飾的文字誤導下把對方想象得很完美,然而事實卻不一定與想象相符。最後見麵時就有可能大失所望,這就決定了其成功率很低。而且我們對於“下網散”、“見光死”的可能後果缺乏心理準備,容易造成心理挫傷。

正在念初三的小妍迷上了網絡聊天,特別與一個名為“浪淘沙”的網友聊得來。“浪淘沙”經常對小妍說些情意綿綿的話語,令純情的小妍臉紅心跳。小妍以前一回到家就先做作業,現在卻是先打開電腦,就算在媽媽的督促下打開了書本,他那閃爍著的QQ頭像也會不時出現在小妍眼前。可想而知,小妍的成績一落千丈。

在小妍的再三要求下,“浪淘沙”終於答應與小妍見麵。小妍才發現想象中“文質彬彬的紳士”原來隻是一個毫無修養的社會青年。回來後,小妍大病一場。

拒絕“網絡情人”的愛情陷阱,以免受到感情傷害,在此向對網戀存有幻想的青少年提幾條重要的建議。

(1)隨時警告自己還是中小學生,要以學業為主。平時發展正常的異性交往,要以現實生活中的群體交往為主,不要與單個異性來往過密,特別不要沉溺於與網友聊天。

(2)與網友聊天內容要健康,不要投入太多感情,理智地對待一些甜言蜜語。

(3)從小建立正確的愛情觀,有利於以後的感情發展。如理智地對待感情,不要追求一時的快樂;注重對方的學識、道德修養、品行、性格等而不是相貌、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