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李小龍一直在試圖進入好萊塢發展,繼續自己的電影之夢,但在當時的環境下,好萊塢根本就無視這樣一個來自東方的年輕人,偏執的性格也讓李小龍不願屈從於白人世界的遊戲規則,幾乎每次努力都會碰一鼻子灰。為此,李小龍焦慮、暴躁、情緒很壞,甚至需要用瘋狂練功來發泄。
聰明的蓮達既沒有和他一起痛斥那些潛規則,也不是一味的安慰他,更沒有給李小龍額外的壓力,而是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上替他分析形勢、出謀劃策。蓮達深知,良好的公眾形象也是進入好萊塢、為上流社會所接受的重要保證。因此,在李小龍剛剛接觸好萊塢的那段時期,蓮達經常會陪伴他一起出席一些沙龍和聚會,主動與導演、編劇、製片交流溝通,而讓李小龍保持一個東方武者的神秘形象。
蓮達溫婉大方的性格讓李小龍結交到了很多好萊塢人士,有她在場,李小龍倔強急躁的脾氣得到了很好的控製,蓮達也會經常提醒他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千萬不要率性而為。每當李小龍行將發火時,蓮達總會把他拉到一邊,讓他一個人呆一會兒冷靜一下。在蓮達的建議下,李小龍還會經常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和免費的義教,這些活動不但讓李小龍在公眾麵前樹立了良好的形象,也讓他接觸到了很多對事業發展可能會有幫助的人。好萊塢的大製片商溫特杜爾就是在蓮達舉辦的聚會上與李小龍結識,這才有了兩人後來的合作和電影《龍爭虎鬥》。
對女人來說,婚姻也是一項事業,而且是一項需要為之奮鬥終身的事業。婚姻是一門學問,失敗的婚姻不是因為感情不夠深,而是因為雙方都不懂得經營。在經營婚姻上,蓮達無疑是一個成功者。蓮達與李小龍結婚九年,此間,有關李小龍的緋聞一直沒有不斷,蓮達很了解自己的丈夫,也很相信自己的丈夫。她知道,自己的美貌根本無法與李小龍身邊的那些漂亮女孩子相比,也無法阻止丈夫跟那些女人逢場作戲,但她有自己的絕活,那就是溫柔、理智、寬容和耐心,而這些,恰恰是李小龍最需要的。正因為如此,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和風波,李小龍和蓮達的感情始終沒有受到任何影響,他們的婚姻也是異常穩固。
李小龍的生命中出現過很多女人,甚至連死都是在丁佩家中,但不論如何,蓮達對於他的重要性,是其它任何一個女人都無法比擬的,她是上天賜給他最寶貴財富。李小龍的一生,是武學的一生,是電影的一生,也是與蓮達相濡以沫的一生——沒有蓮達,李小龍的事業發展不會如此順利;沒有蓮達,李小龍也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對於賢惠的妻子,李小龍曾動情的說:“在我的一生中,最大的收獲,我並不認為是武道或電影表演,而是娶得了一位好妻子。她為人很賢惠並能處處遷就我,重要的是在我困難的時候她鼓勵我並給予我信心,是她使我成為不平凡的人,假如我是一隻鳥,而蓮達就是我永遠的家。”
古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三角也是最穩定的幾何圖形。李小龍的生命是一個倒三角,蓮達占據了處在下方的那一角,她是李小龍的支持和堅強後盾;而功夫和電影,則是上方的兩角,它們是李小龍事業最輝煌的兩點,是向外擴張的兩點,它們與蓮達一起構築起了李小龍的全部生活。
來到美國後,學業、功夫、愛情占據了李小龍的絕大多數精力,但是隻要一有時間,他就會帶著自己的學生和家人去看電影,電影也一直是李小龍內心深處的不曾逝去的夢。大學二年級時,李小龍選修了一門電影鑒賞課,在一次課堂討論中,李小龍用香港電影中的鏡頭來闡述蒙太奇的作用,讓很多美國學生大感驚訝,在他們眼中,中國就是一片電影的荒漠。
“當然有!”李小龍斬釘截鐵的回答,但他的話卻引來一片笑聲,讓李小龍深感屈辱。如果說少年時在香港拍電影是因為興趣,那麼此刻,拍電影就成了一種責任。
在美國期間,李小龍看了幾十部電影,不管是好萊塢的槍戰片、西部片、警匪片、黑幫片,還是其它類型的文藝片,想要拍電影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首先,他覺得美國電影中那些拿槍的西部牛仔跟中國民間的大俠在本質上是一樣的,都是在除惡揚善、宣揚正義,但牛仔們靠得是槍,他們的拳腳功夫完全比不上中國的武林高手,如果由中國人,確切的說是他自己,來主演一部類似風格的影片,一定會更精彩,更加吸引觀眾。其次,李小龍覺得美國人無時無刻不在歧視、醜化中國人——在現實生活中,華人是三等公民;在電影中,中國人幾乎都是一些留著辮子、長衫馬褂、又傻又土、吸食鴉片、神情猥瑣、形似妖魔的怪物,完全成了美國人嘲笑和鄙夷的陪襯。
“這就是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李小龍憤怒了,每當看到這樣的鏡頭,他都會忍不住揮舞拳頭,想要衝上去把痛扁演員一頓。尤其是那些由美國人化妝扮演的中國人,更是讓李小龍覺得十分惡心。他們寧可找一些長得像猴子一樣的演員把膚色塗黃、全身塗黑來出演,也不願起用華人演員。但這樣又有什麼用?難道一頓打就能改變他們對中國人的看法?在當時的情況下,別說由華人充當主演,華人就是想在美國影片中跑個龍套也很難,整個美國社會對中國的印象都還停留在晚清和民國時期,就憑一時之義憤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李小龍曾經回憶道:“在好菜塢的電影裏,有幾回需要過一個中國人呢?到了真正需要的時候,又總是一根豬尾巴似的小辮子這類的玩藝兒。”
“一定要改變!一定要讓他們知道真正的中國人是怎樣的!”李小龍暗暗下定決心。
李小龍與好萊塢的結緣源自於1964年8月的長堤空手道大賽,當時,艾德·帕克將李小龍在大賽中的精彩表演用資料影片的形式保存了下來,其高超的武技引起了好萊塢著名的發型師傑伊·塞柏林的注意,在帕克的引見下,塞柏林與李小龍進行了一次會麵,這才了解到這位來自中國的功夫高手曾經在少年時拍攝過幾十部電影,是有著香港當紅的少年影星。李小龍向塞柏林坦言了自己對電影的渴望,但是和大多數美國影視界的圈內人一樣,塞柏林隻是客氣的對李小龍的願望表示了讚許,但在內心裏,塞柏林並不相信中國的電影已經達到了那樣的高度,即便當時的香港已經有了東方影都的美譽。
懷才不遇也許是大多數奮鬥者最大的感慨,的確,機會對一個人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不論是蓮達,還是塞柏林,他們都覺得李小龍有著過人的表演天分和功夫底子,唯一缺的,就是機會。盡管如此,塞柏林還是沒有對李小龍給出承諾,他委婉的勸誡李小龍,還是把事業的重心放在功夫上,不要對拍電影抱太大的希望,畢竟,從來沒有一個中國人能夠成功打入好萊塢。
塞柏林的話有如一盆冷水從頭澆下,嚴重挫傷了李小龍的自尊心。
那是李小龍在美國度過的最寒冷的一個冬天,奧克蘭的武館舉步維艱、妻子又將臨產、所有事情都糾結在一起,偏又理不出個頭緒。生活總是在起起伏伏中繼續著,在這段李小龍遭遇到了半工半讀後最艱難的日子裏,妻子蓮達和即將出生的孩子給了他莫大的安慰和鼓勵,他相信,隻要堅持下去,冬天終將過去,春天一定會來到,男子漢大丈夫立於天地間,縱使咬碎鋼牙,也無動搖退縮之理!
幸運之星果然降臨到了這個執著堅持的男人身上。
原來,塞柏林雖然當麵給了李小龍一盆冷水,但實際上卻是個熱心人,一直都把李小龍的事放在心上。其實這也不能怪塞柏林,在對方不抱什麼希望時給一個驚喜,總要好過開出空頭支票卻難以兌現,浪費大家的感情。很多事情,承諾太快,落空的可能也更大;機會需要你有準備,卻往往在不經意間到來。
塞柏林是好萊塢著名的發型師,每天到他那裏光顧的演員、導演、製片絡繹不絕。一天,20世紀FOX公司的製片人威廉·杜西亞來他那裏理發,還提到了正在籌拍的一部電視劇《陳查理長子》,說是其它角色都已定下演員,唯獨主角,陳查理的長子,一位帶有歐洲血統,而且擅長中國功夫的中國青年。
“天助我也!”塞柏林暗喜不已,仍是不動聲色的給杜西亞修剪頭發,然後忽做恍然狀,對杜西亞道:“我想起一個人,由這個人來出演陳查理的長子再合適不過,他自己就是個混血華裔,曾在香港拍過幾十部電影,現在是加州著名的功夫大師。”塞柏林是抱著試探的態度在推薦,他最擔心的就是李小龍的華裔身份,不過出乎他意料的是,杜西亞並不在乎這個,而是對李小龍的功夫和之前的從影經驗很感興趣。塞柏林趁熱打鐵,帶杜西亞觀看了李小龍在長堤大賽上的功夫表演錄像。杜西亞看完後非常欣賞李小龍的功夫,鄭重委托塞柏林邀請這位身手不凡的中國年輕人前來一敘。
於是,長子李國豪前腳出生,20世紀FOX公司的試鏡邀請後腳也到,李小龍大喜過望,當即趕往洛杉磯接受20世紀FOX公司電視部的試鏡。李小龍對這次試鏡非常重視,特意穿了那套最貴重的黑色西裝。由於長時間沒有麵對鏡頭,李小龍在一開始顯得有些緊張,但是很快,他的表演就流暢起來,不論是舞台基本步法還是最拿手的功夫,都表演得十分到位而精彩,博得了麵試方的一致讚許。試鏡完畢後,製片方當場就決定由李小龍來出演片中的“陳查理長子”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