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上,有這樣一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從前,有個商人,有一次到某地去賣貨。在那裏,他的生意十分興隆,他帶去的一馬車貨物沒幾天就銷售一空。這個商人心裏喜滋滋的,把賺來了錢給家人買了些禮物裝進馬車,然後駕車往家趕去。他歸心似箭,日夜兼程,深更半夜他才投店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又忙著趕路。店主幫他把馬牽出馬棚時,發現馬的左後腳的鐵掌上少了一枚釘子,就提醒他給馬掌釘釘。商人說:“再過10天就到家了,我不想為一顆小釘而耽誤寶貴的時間。”剛說完這句話,就急急忙忙地趕著車走了。
過了兩天,商人路過一個小鎮,被一個釘馬掌的夥計叫住:“馬掌快掉了。過了這個鎮可不容易再找到釘馬掌的了。”商人說:“再有8天我就到家了。我可不想為一個馬掌耽誤功夫。”當商人離開小鎮,走到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馬掌掉了。商人想:“掉就掉了吧,我可不想再返回小鎮了,那樣多浪費時間啊,反正快要到家了。”
又走了一段路程後,商人的馬開始一瘸一拐起來。一個過路人對他說:“讓馬養好腳再走吧,不然馬會越走越慢的。”“我再有6天就要到家了,如果幫馬養好傷再出發,那得浪費多少時間呀。”
就這樣,商人繼續趕路。馬走得更跌跌撞撞了,一個過路人勸他讓馬養好腿再趕路,可他說:“老天,養好腿得多長時間?再有4天我就要到家了,我不想因此耽誤與家人見麵的時間。”
又行走了兩天,馬終於承受不住而倒下,沒辦法,商人隻得丟下馬和車子,自己扛著東西徒步往家裏趕。
結果,馬車走兩天的路程他走了四五天,到家的時間反而比預定時間晚了兩三天。這就說明了“欲速則不達”。
做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才能逐步走向成功,一口是永遠吃不成一個胖子的,急於求成的結果,隻能適得其反,結果隻能功虧一簣,落得一個拔苗助長的笑話。
生活中,這樣的人也不少見,出身於書香世家的蘇軾就是其中一例。
有一天,蘇軾帶著書童去一個城市赴任,在他們還沒有到達目的地時,就已能看到城市的輪廓了,但是因人地生疏,不知道到底還要走多遠。夕陽西下時,正好在一個岔路口遇到了一個老者,於是,施禮相問。老者抬頭看了看天色,又打量了書童背上的那一大摞書後,捋了捋胡須說,如果慢一點走的話兩個時辰能到,如果快的話需要三個時辰。蘇軾聽後,大惑不解:慢走早到,快行晚到,這是什麼道理啊?看看天色不早,也不想那麼多,兩人邁開大步朝前趕路,緊走慢跑,城市的輪廓在他們麵前也越來越清晰。為此,兩人感到十分興奮,可就在這時,隻聽嘩啦一聲,書童背上的書散了一地,主仆二人忙來忙去,也無法把斷了的繩子接合起來,沒有辦法,隻好你背一捆,我抱一遝,緩緩地前行。而就在這一瞬間,蘇軾忽然明白了老者話語的玄奧,直感後悔。
看不透其中玄機的人,也許會認為老者是一個有道行的高人,因為他能預見事物發展的未來結局。而事實上,事情未必有這麼玄,隻不過是他老人家的人生閱曆比別人豐富一點而已。所謂經驗出智慧。一個長期從事農事活動的人自然知道,挑水不能快跑,拔苗不能助長。同樣的道理,一個背負重物的人,走得越快,繩索就散得越快——這是基於常識的簡單判斷。出身於書香世家的蘇軾當然不會有這方麵的經驗,所以被“欲速則不達”閃了一下腰。這一點十分值得現實中人引以為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