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與生命的價值取決於瞬間的決斷力,生活的機遇常愛挑戰人的這一份敏銳與擔當。很多時候,成功的人並不是最優秀的,而是最會把握機會、當機立斷的人,因為,機會是一張過期不兌的中獎彩票。
20世紀50年代中期,歐美市場興起塑料花熱,家家戶戶及辦公大廈都以擺上幾盆塑料製作的花朵、水果、草木為時髦。麵對這種千載難逢的商機,李嘉誠當機立斷,丟下其他生意,全力以赴投資生產塑料花,並一舉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花工廠“長江塑料花廠”,李嘉誠也因此而被譽為“塑料花大王”。20世紀60年代初期,在大家仍然看好塑料花生產的時候,李嘉誠卻預感到塑料花市場將由盛轉衰,於是立即退出塑料花,避開了隨後發生的“塑料花衰退”大危機。
接著他注意到香港經濟起飛,地價將要躍升,於是開始關注房地產業。他迅速投資購買大量土地,並在激烈的競爭中憑借自己的果敢,一舉擊敗了素有“地產皇帝”之稱的英資怡和財團控製下的置地公司,創造了房地產業“小蛇吞大象”的經典案例。李嘉誠也在這場房地產大戰中積聚了巨額的財富。
後來,有人將李嘉誠成功的經驗歸結為:反應敏銳,果斷處事;能進則進,不進則退。而李嘉誠也因為自己處事果斷,在香港及亞洲經濟界獲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李嘉誠的成功,其果斷決策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英國當代著名軍人基欽納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沉默寡言、態度嚴肅,做起事來勇猛如獅,出師必勝。他一旦製定好計劃,確定了作戰方案,就會集中心思運用他那驚人的才幹,鎮定指揮,決不會再三心二意地去與人討論、向人谘詢。
在著名的南非之戰中,基欽納率領他的駐軍出發時,除了他的參謀長外誰也不知道要開赴哪裏。他隻下令,要預備一輛火車、一隊衛士及一批士兵。此外,基欽納聲色不動、滴水不漏,更沒有拍電報通知沿線各地。那麼,他究竟要去哪裏呢?士兵們也不知道。戰爭開始後,一天早晨六點鍾,他忽然神秘地出現在卡波城的一家旅館裏,他打開這家旅館的旅客名單,發現幾個本該在值夜班的軍官的名字。他不動聲色地走進那些違反軍紀的軍官的房間,一言不發地遞給他們一張紙條,上麵簽署了自己的命令:“今天上午十點,專車赴前線;下午四點,乘船返回倫敦。”基欽納不聽軍官們的解釋和辯白,更不聽他們的求饒,隻用這樣一張小紙條,就給所有的軍官下了一個警告,起到了殺一儆百的作用。
凡成大事者就必須當機立斷,牢牢把握時機,一旦對事物考察清楚,並製定了周密計劃後,就不再猶豫、不再懷疑,勇敢果斷地立刻去做。隻有這樣才能對任何事情都能做到駕輕就熟,馬到成功。
優柔寡斷,老是擔心自己判斷力不準確的人通常很難真正開始做一件事,即使決定開始做了,也往往很難收場。他們的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消耗在猶豫和遲疑當中,這種人即使具備了獲得成功的機會,也很有可能被自己白白浪費掉,而不能真正獲得成功。
時機的顯露常常是朦朧而模糊的,唯有目光敏銳的人,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抓住拓展事業的絕好機會。反過來說,正是因為時機不易判斷和把握,才使抓住了機遇的人能夠大展宏圖,勝人一籌。機會難得,所以認準了,就千萬不要放過。
在風雲變幻的當代社會,一旦時機到來,就必須當機立斷,該出手時就出手,甚至要連續攻擊;該收場就收場,哪怕是匆匆忙忙。當斷不斷,該收而不收,不該收場時卻收了場,都會遭到損失。現實的殘酷,客觀上要求人們對世態形勢作清醒判斷,當機立斷,不允許拖拖拉拉而坐失良機。這不僅表現在觀察形勢風雲變幻的直覺上,更體現在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韜略中。要想獲勝,就要善擇良機,就要隨時把握客觀形勢及其各種力量的對比變化,透過現象看本質;最主要的還是要善於在七分把握三分冒險的情況下,當機立斷,先發製人。
很多人總是無法成功,並不是因為缺乏才能,不夠勤奮,而是因為他們做事情時不能迅速做出判斷或是做出判斷後又不敢迅速行動,因此錯過了許多寶貴的機會。機會是不待人的,我們若想抓牢機遇獲得成功就必須養成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果斷判斷,果斷出手,迅如閃電。當然,做事果斷並不等同於冒失或輕率。果斷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積極準備後的快速決策、迅猛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