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追求幸福快樂的人生,要戒“賭”(1 / 1)

歌德有句名言:哪怕人生隻剩一磅肉去賭,我也會毫不猶豫。偉人的這句話確實激勵了無數人為人生目標而奮鬥,造就了無數的不平凡,可是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人生不能當做賭注。不是說偉人的這句話隨時代的變遷而過時了,而是因為平凡的我們沒有那麼多的資本去賭明天,賭未來。

人們總是說:年輕是最大的資本。於是,有些人真的懷著一顆虔誠的賭徒的心,把人生當做一場大的賭局。用自己的青春作賭注,豪賭一把。到頭來卻一無所獲。回首往事時,不禁感歎連連,丟失了人生最大的資本之後,不得不認輸。當然,也有很多人青年時代就投身於一個領域,經過多年的辛勤耕耘後,功成名就。但這並不能說明用青春作賭注,將人生看成賭局對於我們也合適,因為贏的畢竟是極少數。如果我們隻看到那些少數贏家,而忽略了風險,忽略了賭局背後那極低的成功的概率,在各種誘惑下貿然出手,其下場不言而喻。麵對人生的抉擇,千萬不要太帶有賭的性質,因為那永遠都是一個陷阱,一旦深深陷進去,難以自拔。

近些年來,比較流行的一個詞是“風險投資”,很多人都不知不覺中以某種結果為目的進行著風險投資。當然,最普遍的是把時間和感情當做風投。還記得小時候周圍很多人都養蠶,那時養蠶大多是為了玩,感覺很有意思,從沒想過為什麼會去養蠶。每天都跑很遠的路為蠶找桑葉,日複一日。其實能每天都這麼做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真的很不容易。當時很少有事情能讓我們堅持那麼久,持續不斷地做。

終於有一天,蠶結繭了,於是我們盼望著它們能早一天破繭而出。每天都會密切關注,希望能看到那精彩的一幕。而有些人養蠶就是為了看到這一幕,僅僅是為了看到蛹化成蛾的精彩瞬間。他們縱然投入了許多時間,精力和感情,但他們並沒有感受到養蠶的樂趣。而一旦蛹不能化成蛾,他們失望至極。而我們最多是少看了一個過程,也無所謂。但那些投入時間、精力、感情的人把這一切弄得都太像風險投資了,最後血本無歸。其心情恐怕是我們所不能理解的。雖然我們做著同樣的事。但目的不同,因為在這期間,我們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期待,所以可能看起來極為相似的事,卻有著不同的性質,而不同的性質也就決定了不同的結局。即便人們麵對相同的結局也會有不同的表現。所以,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究竟做的是什麼性質的事。

人生不能當賭注,不是因為沒有贏家,十賭九騙,相信這句話大家都聽過,就其成功概率來講太低了,就好像買彩票一樣,平均每花2500萬才能有一人中一柱500萬的大獎,人們都希望自己成為那個幸運兒,但這可能嗎?花2500得到500,誰願意做?從人數上來講,大部分人都是要輸的。可能同樣麵臨著事業的選擇,做出了同樣的選擇的人卻有著不同的態度。一個看重的是結果,一個出於愛好,或許最後兩個人都會輸,但看重結果而將自己的人生做賭注的人會更痛苦,因為他既沒有享受到過程的快樂,又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而風險投資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也是不值得去做的。世界上比較成功的風投企業命中率也隻不過10%左右,而我們既不專業又沒有經驗,成功的概率是多少,想必每個人心中都有數吧。最成功的投資家,前世界首富,“股神”巴菲特也隻有20%左右的成功率,當然,其成功的那少部分是會帶來豐厚的回報的。但對於我們來說,成為那幸運的少數人並不容易。因為那可能性太小。要為了那極小的概率去冒那麼大的風險,值嗎?把自己的感情做資本以期獲得高額回報去風險投資,不是沒有成功的,但其極低的成功率,希望所有人都謹慎的考慮一下再做選擇。

“股神”巴菲特有句名言,“隻有當潮水退去才會發現誰是在遊泳”。資本是可以重來的。但一旦把人生、感情作為資本,做一個風險極大的人生遊戲時,這批從沒有下過水的渴望遊泳的人最終能剩下幾個,結果不言而喻。

1997年5月7日傍晚,一代賭王葉漢在香港寓所因心髒病突發去世,享年93歲。王葉漢從10歲開始賭博,一生與賭博結下不解之緣,他對“賭博”的深厚情感非常人所能理解,然而,晚年的他卻說:“人生不賭為贏。”他奉勸年輕人:“不要學我嗜賭。”甚至還自撰打油詩:“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博彩緣偶遇,傳世不適宜。”短短數語,發人深省。

一代賭王的“不賭為贏”,我想,其含義肯定不止於賭錢。人生不賭錢固然是贏:贏了時間,贏了事業,贏了家庭的和睦,贏了人際關係的自然順達……但僅止於此,未必不狹隘。真正的“不賭為贏”,是告誡人們要以平和的不賭心態去對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