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2 / 2)

有一個傳說:在遙遠的埃及,安德魯王子非常喜歡雕塑。有一次,他腦海裏突然出現了一個特別漂亮的埃及女子形象,美若天仙,令他徹夜未眠。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室裏,廢寢忘食,最終成功塑造出了埃及女子的美麗雕塑形象。他每天都深情地凝視著這個美女雕像良久,認真把玩,愛不釋手。最後,或許是感動上蒼,美女雕像真的變成了活人。

無獨有偶,在美國也有一個真實的科學實驗,兩位心理學家在一所小學的一至六年級中,各選3個班進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發展測驗”。然後,他們列出了一些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並以讚美的口吻通知有關老師。8個月後,他們又來到這所學校進行複試,結果,因為外界的肯定,名單上的學生,都變得非常自信,他們的血管中蕩漾著奮發向上的激流,在行動上,他們積極主動地努力學習,取得了顯著的進步。而且性格更為開朗,好奇心強,遇到問題敢於發表意見,師生關係也特別和睦。殊不知,這隻是心理學家的一次期望心理實驗。名單上的名字也純粹是隨機寫的。他們通過“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堅定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雖然教師始終把這些名單藏在內心深處,但下意識的熱情仍然通過眼神、微笑、語調不知不覺地鼓勵著學生,猶如皮格馬利翁的角色。這個著名的實驗,就是後來稱之為“皮格馬利翁效應”或“羅森塔爾效應”——自信的力量。每個人不是缺乏優秀的潛質,而是大部分人對自己缺乏信心,不會對自己進行積極的自我激勵和肯定,從而也缺乏積極進取的動力。

在你的生活中,不論你的目標是什麼,隻要不斷地把它向前推進,不斷地要求自己做得更好。人生短暫,現在就開始抓緊時間,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麵展示給別人,給別人以最美好的印象。這是一種態度,來源於積極進取的心態。不滿足於已有生活的安穩和平衡,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才能不斷向前發展。也就是說,你自己的發展和對自己能力的期望是不應該有界限的。即使能力是有限的,不斷向前,“向上爬”,做更好的自己的信念才是最關鍵的。如,你要求自己今天多對人微笑一次,工作少出一次差錯,改進一點人際關係,多認識一個客戶,多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等,這些都可以視為自己進步的表現和激勵。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你也是新的。揮一揮手,向昨天的自己瀟灑地告別,每天進步一點點,做最好的自己,成功的大門永遠向不滿足的人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