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人士會注意承諾這個細節。他們從來不會輕易承諾,即使很有把握,也不會輕易答應別人。而且,答應別人時,不要說的太絕對,覺得沒有自己辦不到的事,那就很容易給人留下自誇和虛假的印象。那麼,我們該怎樣承諾才恰到好處呢?那就是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承諾內容和方式:
第一,語氣要有彈性,給自己留下退路。
如果你對情況不太確定,就要把話說靈活點。如,可以使用“我盡力”、“盡最大努力”、“盡可能”等相對模糊的字眼,這樣,就能給自己留下事後的退路。
第二,盡量給自己承諾的兌現留下足夠時間和空間。
兌現承諾是需要時間的。就算認準了當時的情況,但情況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所以,在承諾時,我們可應用時間保守法:把承諾結果實現的時間說長一點,以便給自己留下為實現承諾努力的餘地。如:當下屬要求老板加薪時,老板可以說:“如果年終結算公司經濟效益良好的話,那麼,公司就可以給你漲一倍的工資。”老板用“年終結算”一語說明了實現承諾的時間,給兌現承諾留下了足夠的時間來準備,既留有餘地,又合情合理。因為,工資一旦漲高,就很難降下去。即使公司目前效益好,但並不能保證以後也這樣。所以,在做此類的承諾的時候,最好應用時間保守法。
最後,還要給承諾提供足夠的前提條件。
如果你不能單獨完成自己的承諾,你就還需要別人幫忙,或者得通過政府部門的一些許可。那麼,在你的承諾中可附帶一定的限製條件。因為事情不是自己一人的力量能夠完成的,千萬不可大包大攬。假如你答應幫朋友辦理家屬落戶的問題,但這不僅需要公安部門的批準,還要與國家有關政策符合,那麼你就不妨這樣說:“如果你的條件符合有關政策,而且公安部門開始辦理農轉非戶口的話,我一定幫忙。”這裏用“符合有關政策”、“公安部門辦理”等對承諾的內容作了關鍵的限製,既顯示了自己的誠意,又機動靈活,還向對方暗示了自己的難處,真是一舉三得。明智者在承諾的時候,會事先充分地對客觀條件進行估計,盡可能不做沒把握的承諾。因為,承諾了就應該盡力做到,千萬不要開“空頭支票”,不然不僅傷害了雙方感情,還會使自己的聲譽大受損害,讓你顏麵無存。
古語說:“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就是說,為人處事,要言而有信,行而有果。因此,不可信口開河,隨意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