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問號
在南太平洋波納佩島的東南側有一個名叫泰蒙的小島。在島外延伸出去的許多珊瑚礁淺灘上,矗立著一座座巨大的玄武岩石柱。這些建築大大小小共有89座,散落在長1100米、寬450米的太平洋海域上。這就是南·馬特爾遺跡。據說,是曆代酋長死後的墳墓,但從字麵的意思理解,當地的人們將它稱之為“集中著眾多的家”或是“環繞群島的宇宙”。這些遺跡一半浸在海水之中,人們隻有在漲潮時才能靠近。從很遠的地方望去,這孤島上的一片片遺跡像是從世外飄來的水城“威尼斯”。那麼關於“南·馬特爾遺跡”有哪些古老的傳說?它的建築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地方?對它們的成因,科學家們又作何解釋?
據當地人說,他們並不知道關於這些古墓的來曆,隻有酋長和他的繼承人才知道。關於古墓的來曆盡管是真實存在的,可是由於它們隻能從酋長的世係中一代一代地傳下來,外人無從得知,像是被活生生地封存了起來。
隨著世界一步步開放,一些著名遺跡的謎團逐漸浮出了水麵。不少學者也同樣對南·馬特爾遺跡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不遠萬裏地來此地考察,希望能獲得關於遺跡的資料,有更多的收獲。但是,長久以來,在人們之中流傳著的“詛咒”之謎,一直困擾著每一位好奇者,許多試圖打探古墓來曆的學者都離奇地喪命。於是,離人們久遠的遺跡像又披上了一層迷紗,變得越來越朦朧起來。
在日本占領期間,東大教授杉浦健一強迫酋長說出古墓的秘密。幾天以後,酋長便遭雷擊身亡。杉浦教授回國後,打算將記錄整理成書出版,本以為可以獲得巨大的成功,但是結果卻是隻差一步,遺憾終生——書還沒有寫成他就突然暴死。後來杉浦家族委托一位教授繼續整理出版,更讓人奇怪的是,教授不久也突然暴死,從此再也沒人敢去完成死者的這一遺願。這一幕幕真仿佛是電視劇上才有的情節。
19世紀德國考古學家卡伯納懷著對科學的熱誠和犧牲精神,沒有被前人的教訓嚇退。他兩次來波納佩群島發掘文物,結果同樣遭到了極悲慘的下場。1907年在德國統治南洋群島時,一位叫伯格的總督根據酋長的口授對墓進行發掘,可是下令還不到一天,就應驗了不吉的預言。
然而,這一切,並沒有阻止科學家前進的步伐。南·馬特爾遺跡其中蘊含的許多神奇的地方一次次地燃燒著研究者們心中的熱情。學者們對整個建築是用人力完成的說法,一方麵對古代的人們的智慧和勤勞深感讚歎,另一方麵,也對它產生了種種的疑問。
科學家們通過仔細的數學測算發現,用人力能建造這宏偉的建築真是巨大的奇跡。整個建築大約用了100萬根玄武岩石柱,科學家們對石料的開采、加工、運輸等各個環節也都存在太多的不解。有的學者認為,這些玄武岩圓柱是冷卻了的火山熔岩。但是,這些熔岩卻是長度大致相同的六角或八角的柱子,不得不使人產生疑問。居民居住的波納佩島和南·馬特爾島相距甚遠。要想運送這些長3~9米,超過10噸重的玄武岩塊談何容易。陸路上時常是瓢潑大雨,道路泥濘不堪。而水路上則是常常淤塞,還要繞道幾十個小島。在到達目的地時還要將這些石塊運送到山上,更是難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