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之開篇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好了堂主人今譯之曰:
可以說出來的道理,不是永恒不變的道理;可以叫出來的名稱,不是永恒不變的名稱。無,可以用來稱呼天地的開始;有,可以用來稱呼萬物的本源。所以通過永恒不變的虛無,我要探索造物的精深;通過永恒不變的實有,我要研究自然的博大。這兩個東西,來源一樣卻名稱不同,但又都可以視之為神秘。那個非常神秘的所在,就是我進入博大精深那至高境界的門。
人之口原本也隻是用來吃飯的,但後來用之說了話,這自然是一種進步,甚至還是人之為人的標誌。但一開口說話就遇到了“名”的問題,將什麼名為什麼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勉強,正所謂“吾不知其名而強名之”。所以將“天地之始”名之為“無”和將“萬物之母”名之為“有”也是作者的無奈之舉,因此出問題也很正常。現在的我們看來,宇宙之中是沒有絕對的“無”和絕對的“有”的,因為所有的“無”中都包含著“有”,所有的“有”中也都包含著“無”;而所謂絕對的“無”即“常無”和所謂絕對的“有”即“常有”都隻是一種“似”的狀態,如果“強名之”的話,應該名之為“似無”和“似有”而不是“常無”和“常有”。
宇宙中生命的產生和動物中產生人與大米中生出蟲來都是一樣的道理。一個米粒是一個“有”,但也隻是一個“似有”,因為其內部必然還包含著一個“似無”,那蟲子則是這“似無”中的又一個“似有”,而那蟲子的最初狀態很可能是隱性的,即便是用再高倍的放大鏡也還是看不到的。但當一旦所需的條件被滿足,這隱性就會變成顯性,而且得以發展最終成為生命。一隻猴子的大腦是一個“有”,但也隻是一個“似有”,因為其內部也還包含著一個“似無”,人的智慧,正是從這“似無”中產生的“似有”,而這“似有”中也同樣還有一“似無”要產生出來,這就是所謂人的靈魂。
如果萬物都有靈,人之靈就是靈之靈,即所謂“萬物之靈”。人之靈魂產生的條件是文化,文化的可傳承性使人之靈魂可以附著於其上而得以長久,文化隨文明之發展而提升,不斷地淘汰一般而推舉特別,使之代表人類成為永恒。就如同這《道德經》,正是因為其特別而至今還仍舊被提升著一樣,但是否有一天會被淘汰是誰也說不好的。
如果要舉出嚴肅一些的例子也很容易。從宏觀來說,宇宙就是一個“似無”,銀河係、太陽係、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我們就是一級一級產生出來的“似有”。從微觀來看,分子中有原子,原子中有粒子,有時甚至連哪個是“似無”哪個是“似有”也不明白了。因此“無”與“有”實在是一個不盡的連環,說二者“同出而異名”是對的,將“常”冠於二者之前以說明其永恒性就有了問題;將二者“同謂之玄”是對的,因為通過“無”去觀察“有”和去“有”中發現“無”都是沒有止境的,但稱從“無”可以觀“妙”、從“有”可以觀“徼”卻有了問題,尤其是與“眾妙之門”之妙發生了矛盾。如果說從“無”觀察“有”是“妙”,從“有”中發現“無”就不是“妙”,那“此二者”怎麼又會“同謂之玄”,而在“玄之又玄”之後,又怎麼能同入“眾妙之門”呢?
更合理的說法或許應該是:從“似無”中去觀察“似有”。即從微觀中去發現宏觀;從“似有”中去觀察“似無”,即從宏觀中去發現微觀。而所謂的“妙”正是一種似無卻有和似有還無的境界,正是曹雪芹之所謂“假到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也正是齊白石之所謂“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小說和書畫雖為小技,卻是有大道包含於其中的。
《道德經》一開篇就出了問題,道家也因此而保守且狹隘,從“小國寡民”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從“回歸自然”去做自然的奴隸到“天人合一”去做老天的累贅,最終走入了一個黑暗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