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坐在副駕駛員位置上的布老鼠感覺受到了極大的侮辱,真想一把抓起氣球貓,在頭頂輪上一百圈,然後扔到山下去,把它摔成肉餅,再卷上兩棵大蔥兩棵香菜,蘸著大醬和醋一口一口吃了,可是一想到自己肩負的使命,隻好長出一口氣忍了。
氣球貓駕駛轎車前進,誰知還不到10公裏,轎車突然熄火,沒油了。布老鼠看著氣球貓問:“怎麼辦?”
氣球貓的眼球正轉幾圈,又反轉幾圈,搖搖頭,它也沒主意了。二人下車,一齊向遠處張望,發現半山腰有三間房屋,一位老爺爺正在院子裏喂雞,旁邊的馬棚裏還係著兩匹馬。
氣球貓頓時來了主意,要用轎車換馬騎,便與布老鼠一起走上山來,說明來意。老爺爺連連搖頭:“轎車對我們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沒有用處也就分文不值,可我的馬用處大了,太有用處了就是太值錢了,不換!”
氣球貓總要擺出主人的架子和威風,說話絲毫不會客氣,老爺爺根本不理他這套,甚至還有些討厭,自然不會同意。布老鼠向前走了兩步,和聲細雨地叫了兩聲“爺爺”,然後懇請老爺爺幫忙。
老爺爺被布老鼠說得心裏高興,想了想:“原本我是不願意的,可你們確實有難處,那我就借一匹,但是我不換。在這地方,你們的轎車沒有我的馬值錢。記住,旅行回來一定要還我!”
“隻借一匹呀?”氣球貓想這一匹怎麼騎兩個人呀?轉念又想能借一匹已經不容易了,別再惹急了老爺爺,最後連一匹也不借,那可麻煩了,便馬上改口說,“那謝謝您了,老爺爺!”轉臉又對布老鼠說,“馬上給我備鞍子!你要牽著馬在地上走。”
布老鼠感到委屈,可誰讓自己甘願做保鏢了?便拿過鞍子就往馬背上放。心想:在地上走就在地上走,反正累了我就歇。
“哎呀不對不對,大笨蛋!鞍子不能放在馬背上,應該放在馬脖子上!你見過有鞍子放在馬背上的嗎?”
氣球貓大吵大嚷起來。
布老鼠一愣,連老爺爺也莫名其妙了。他們誰也沒見過有人將鞍子放在馬脖子上,然後騎著馬脖子走路的。
“愣什麼愣啊?快幹活呀!”
氣球貓又催促起來。
“主人,鞍子放在馬脖子上?不對吧?”
布老鼠提醒說。
“就是呀。哪有把鞍子備在馬脖子上的?沒見過!”
老爺爺也說。
“怎麼不對?什麼沒見過?”氣球貓理直氣壯地說,“古人說‘鞍前馬後’,鞍子放在前麵,就是馬脖子上,馬要在後麵,說的是馬的身體在鞍子後麵。不就是這個意思嗎?你說你們,可真沒文化!”
老爺爺搖搖頭,從心裏看不起氣球貓了:“我覺得‘鞍前馬後’不是你說的那個意思。我和馬打了一輩子交道,你說的這個意思還是第一次聽說。”
“要不怎麼說你們沒文化呢……”
氣球貓還想再說兩句挖苦人的話,豌豆鵝進院了,先向老爺爺要了水喝,然後說:“‘鞍前馬後’的意思呀,是說奔忙在馬的前後。原指隨主人出征,比喻隨侍主人左右,供人驅使,也形容殷勤地侍候主人或者上司。可不是你說的那個意思。”
原來,他們的爭論都被豌豆鵝聽到了。
氣球貓羞得滿臉通紅,不再言語。
“主人,請上馬吧!小人願意鞍前馬後地侍候您!”
布老鼠又羞了它一句。
鞍前馬後:鞍,馬鞍。馬前馬後。指追隨左右。原指隨從將官出征,後比喻跟隨在別人後麵,小心侍候。用法:聯合式;作狀語;形容跟隨某人。詞性為中性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