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恐懼症17(2 / 2)

“兔子呢?”

放下竹筒,氣球貓問。

“沒有捉到。”

“是根本沒看到兔子,還是看到了沒有捉到?”

“根本沒看見兔子。”

“哼!這種地方不可能沒有兔子,肯定是你不盡力!明天再給我捉去!”氣球貓又火了,“不吃到兔子肉我就不走了!你明白嗎?”

“你的意思是什麼時候吃到兔子肉什麼時候走。”

布老鼠說。

“明白就好!”

氣球貓眼睛一閉又睡了。

他覺得此時不能真實吃到兔子,就在夢中吃一回,也能飽飽肚子。不想,睡著之後卻怎麼也看不到掛著兔子的那棵樹和那口沸騰的鍋了,就努力去找,往東跑看不到,就往西跑,也看不到,又往北跑,還是看不到,又往南跑,仍然看不到。就要到嘴的兔子哪去了?正著急呢,布老鼠哼著歌曲朝它走來,肩上該扛著一根木棍,後麵晃蕩著一個東西。雖然那東西被布老鼠的後背當著,看不真切,但他肯定那是一隻又肥又大的兔子。心想,這回我總算能吃到兔子了。

突然,那隻兔子掙脫木棍,跳到地上就跑。眼看到口的兔子豈能讓它逃走?好一個氣球貓,“噌”一下躥出去,就向兔子追去。布老鼠看了看小聲說:“都說狗拿耗子多管閑事,今天看到貓抓兔子,不知該怎麼解釋……”

兔子跑得好快!

氣球貓的速度更快,幾步就追了上去,猛地向前一撲,一口咬向兔子,突然“哎呀”一聲驚叫,氣球貓翻了一個跟頭。他從地上爬起來,用手一抹嘴巴,再看手掌上都是鮮血,“怎會這樣——”他大喊一聲,再看那隻飛跑的兔子,哪裏還是兔子,分明是一隻刺蝟,頓時暴跳如雷,“布老鼠,你為什麼抓隻刺蝟來害我——”

他從喊叫中醒來,摸摸嘴巴,手上根本沒有血跡,才知又是做夢。此時天已大亮,遠遠看見布老鼠疲憊不堪地走來,手中空無一物。

“還是沒看見兔子?”

布老鼠走近時,氣球貓問。

“我找了一夜,隻見過幾頭野豬。”布老鼠躺在地上想睡覺,“主人,我實在堅持不住了,好困啊!”

“有野豬的地方一定有兔子!你隻要跟著野豬走,寸步不離地跟著,就一定能抓到兔子。捕捉獵物要學會等,等,是我們貓的捕獵方式,要有耐心……”

“呼嚕——呼嚕——”

地麵上傳來“呼嚕”聲。

氣球貓低頭一看,布老鼠已經睡著了,頓時暴跳起來:“你的主人還餓著肚子,你不能睡覺!”一把將布老鼠抓起來,遠遠地扔出去,“給我抓兔子去!用貓的捕獵方式,跟著野豬走——抓不到兔子,你不要回來——”

氣球貓氣得眼球變藍,尾巴垂直豎起,好半天才“吧嗒”一聲卷縮起來,說明氣消了,然後趴在地上等待布老鼠的好消息。忽然,一個陰影移過來。他警惕地站起身,原來是豌豆鵝,口中叼著血淋淋的布老鼠……

“怎、怎會這樣?”

氣球貓驚恐萬狀。

“被野豬咬的。”

輕輕放下布老鼠,豌豆鵝說。

“怎、怎會這樣?”

氣球貓仍在驚恐之中。

豌豆鵝問:“你為什麼讓他跟著野豬走啊?”

“隻有跟著野豬才能抓到兔子啊。”氣球貓說,“古人就是這樣說的,‘守豬待兔’嘛!”

“哈哈哈……‘守株待兔’的‘株’不是‘野豬’的‘豬’,而是‘木’字旁的‘株’。意思是說守著樹樁就會有兔子自動送上門來,比喻夢想不勞而獲。哈哈哈……”

豌豆鵝大笑而去。

氣球貓滿臉羞紅,急忙尋找藥材給布老鼠療傷。

守株待兔:株,露出地麵的樹根。原比喻希圖不經過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僥幸心理。現也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出自《韓非子?五蠹》記載: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結果自然再無所獲!近義詞有墨守成規、刻舟求劍、緣木求魚、墨守成規、好逸惡勞,反義詞有隨機應變、見風使舵、通權達變、除舊布新、標新立異,同韻詞有寬宏大度、曉行夜住、穿房入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