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下午4點45分到達台東縣的知本溫泉。這是個有名的度假療養勝地。這地方是當年日本人發現的,二戰時期,作為軍官訓練基地和軍官療養基地,日本人最早在這裏修建了賓館。在賓館休息一小時後,前往台東市區吃飯。導遊說:他是特意安排大家吃地方特色,這家飯館名叫山地美食坊,很具地方特色,味道不錯的。林導還請了當地的名流共4位實業老總陪大家共進晚餐。我們團的領導安排帶去了茅台酒,請同胞代表品嚐。賓主都很熱情,在愉快的氛圍中結束晚餐回到住地,又去泡了一個小時的溫泉。溫泉泡去了一天的疲勞,心想,今晚的覺一定好睡。
7月15日 星期四 台東—花蓮 晴
起床了,繼續新的一天的旅程。淩晨8點鍾,從台東出發,沿太平洋海岸行駛前往花蓮。因要離開台東了,林導說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介紹台東的情況。台東是台灣的第三大城市,這地方主要是發展農業,盛產稻米,漁業是當地政府和民眾的主要財富來源。台東人很休閑,近些年來,台灣的很多有錢人都來這裏搞休閑農業,當地政府放寬了土地政策,土地可以買賣,這樣外麵來投資的老板,在這裏既可搞休閑農業,又可建小別墅。這樣,這裏的經濟由此有了新的增長點,因此,台東市政府進一步提出:要求投資商大力發展精準農業、有機農業,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效果很好。
我們行駛的岸邊的山脈名叫海岸山脈,是台灣中央山脈的餘脈。從車窗望出去,左邊是奇峰插天、山嶺陡峭、青蔥翠綠。右邊是浩瀚的太平洋,安詳靜謐、淺藍、深藍、墨綠,層次分明,水天相連,無邊無際。林導說:在台灣的外海,有兩個島嶼,一個是綠島,另一個是蘭嶼島。大家看右邊的海上,隱約可見一個島嶼,那就是綠島。林導很感慨的給大家講起了關於綠島的故事。綠島是台灣外海的一個小島,島上一年四季綠茵如蓋,故名綠島。蔣介石兵敗來台灣後,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凡是異己,都得清算,不擁護蔣總裁的,或者說有違背統治者言論的,通通都要被判刑,蔣介石為了管製這類人就在綠島上修建了監獄。當時,言論不規範或者有悖於統治者的自然就是那些知識分子,這似乎有點像大陸當年的反右時期,於是一大批知識分子、專家、學者被清算被判刑,被關進了綠島監獄。其中有一位音樂教師也被關在那裏,時間長了,那些有文學細胞或者音樂細胞的人對這座孤島便有了深厚的感情,天長日久,這太平洋中的綠島,在繁星點點、明鏡如水的月光下,在藍色的大海中,就像一隻小船搖曳在波光粼粼的大海上,此情此景,怎能不激發音樂人的細胞,雖然還是囚徒,但這些全然忘了,每次放風時,麵對如水的月光,溫柔的波濤,寧靜而無垠的大海,一首浪漫悠怨、纏綿悱惻的月光曲《綠島小夜曲》在這位音樂老師的筆下誕生了,鄧麗君小姐把這首歌唱紅了全島,她那悠遠、纏綿、柔美,帶有強烈磁性的歌聲,飄過海峽,漫過大陸,唱紅整個華人世界。這首歌當時被蔣經國先生聽到了,也曾下令禁唱,並欽定為:萎靡之音。這是百姓的歌聲,雖然“總統”有令,但還是不斷的傳唱,一直流行至今。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綠島監獄的人們都在這裏度過了艱辛而難忘的歲月,直到蔣經國執政的中後期,這些人才得以平反,政府每人發給450萬台幣作為補償。當時作家柏楊也被關在這裏,現在島上的監獄已被開放為人權紀念館,遊客可預約上島觀光。
不知不覺中,導遊帶大家來到一個名叫水往高處流的景點,下車一看,全明白了,我們來自多山的貴州,見狀則認為有些可笑了,在我們那裏,到處都是這樣的景點,修的溝渠,都是這樣的,路與水溝平行的走,突然路開始下坡,然而水渠則在平行的走,從視角上看水就往高處流,這樣的景點,典型的是在“忽悠”遊客。
11點鍾,進入花蓮市了,來到北回歸線碑前。這裏是北回歸線穿過寶島的地方,值得停留,也很有紀念意義。在此作了短暫的停留,留了張影,繼續前行,1點過鍾到了花蓮。到花蓮酒廠參觀,午飯也在廠裏吃的。午飯後,酒廠的同誌給我們介紹了該廠的生產、銷售情況。這個廠主要生產米酒、米酒醇、高粱酒,全年生產量約4000多噸,產值7億多台幣,是一個產銷兩旺的酒業。
3點鍾,乘車前往太魯閣國家公園。太魯閣是台灣十大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又是寶島八景之一(魯閣幽峽),是來台觀光的必遊勝地。
太魯閣大峽穀原是泰雅族同胞居住地,魯閣在泰雅語裏的意思是桶。這裏高山峽穀,易守難攻,好比鐵桶一般,所以叫太魯閣。
汽車駛進太魯峽口,眼前便是群山聳立,斷壁懸崖,深溝峽穀,怪石遍野。山頭雲霧繚繞,峭壁上樹木蔥蘢,山間橋梁飛架,小溪流水潺潺,魯閣幽峽,名不虛傳,確有鬼斧神工之妙。
到了燕子口,林導告訴我們,這是太魯閣的一大景觀。顧名思義,是成群結隊的燕子聚集這裏築巢而得名的。到了春天,這裏便會出現群燕飛舞,百燕爭鳴的動人景象。繼續往前走,地勢更加險峻。放眼望去,壁立千仞,巉岩突兀,公路在岸崖間穿行,兩邊好比刀鑿斧削,時而峭壁中間裂了一條縫隙。看來就像山與山在相互纏綿,又好比矗立在天地間的巨型書頁,記載著日月山河的變遷。半山腰有好多怪洞,深不見底,不知道是不是鐵扇公主的閨閣,或是牛魔王的行宮……
峽穀間溪流湍急,呼嘯奔騰,撞擊著山石,雪花飛濺。峽穀中大理石、花崗石奇形怪狀,有的像熱帶魚,有的像北極熊,有的像餓虎覓食,有的卻像駿馬臥槽……行走在大峽穀中,可謂是一步一個景。
據林導介紹:當年蔣經國先生為了戰備的需要,動員10萬大軍用雙手加鋼釺大錘在懸崖峭壁上打通的這條路,全長191.8公裏。此項工程始建於民國45年7月1日(也就是1956年開工),民國49年5月9日(1960)曆時5年完工。役死軍人及勞工212人。他們用汗水和鮮血換來了這條路,真是人間奇跡。可與大陸的紅旗渠媲美。在峽穀河流的交彙處,立有一個無名紀念碑。這個碑立於兩岸峭壁之間,像一把長劍直指天穹,上書:東西橫貫公路合流工程處殉難人員紀念碑。在另一處不大的一塊平地上立有一塊個人紀念碑,碑文上的題目為:靳珩段長殉難碑記。靳珩先生是蔣經國先生的至交,當時是負責這項工程的副總工程師,一天,正在工地指揮施工,突然發生地震,靳段長被飛石砸中,不幸殉難。為了紀念這位功臣,蔣經國先生特立此碑,以作永久紀念。據林導講,蔣經國先生一生隻給2個人立過碑,靳工程師就是其中之一,可見他們友誼之深。碑文是國學大師錢穆撰寫的。往事被歲月封存,當年的備戰路,一次也沒用於戰爭,而今,這裏已是台灣的著名景區,雖是峽穀,懸崖峭壁,每天川流不息的車流,秩序井然,這又是台灣人民智慧的體現。
當年這項工程峻工通車後,當地政府請來英國、美國的工程專家到此觀光,都連連稱讚,了不起!了不起!此項工程當年被美國的一家雜誌定位為:世界十大峽穀之一。由於時間關係,沒繼續往裏走,據說,往裏走,還有更險峻的景點,隨時可見飛石落下……
5點10分,離開太魯閣國家公園,前往花蓮,今晚下榻的酒店名曰花蓮市美侖大飯店。在酒店休息至7點鍾,該用餐了。在酒店的二樓,今天的晚餐用酒是林導帶來的,名叫金門白酒,高粱釀製的高度白酒,口感還不錯。林導說,這是台灣有名的白酒。兩桌人——有一半的人不喝酒——喝了4瓶酒,算起來不少。我是可以喝點酒的,都差不多有些醉了。這些天來,條件雖然好,乘坐的豪華大客車,住的是五星級酒店,導遊是個知識分子型的導遊,一路的解說,知識麵廣,博學大度,語言得體,感覺很不錯的。但是,旅遊,特別是跟團旅遊,就是疲於奔命,感覺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