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次製成玻璃到當今的玻璃世界,其間經曆了漫長的歲月。幾千年以來,玻璃的用途越來越廣,它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其美觀的造型和低廉的工業成本,為我們美好的生活增添了神奇的透明背景。
故事簡介
古希臘學者普林尼寫過一個小故事,故事中的腓尼基人發現,如果將石英砂和天然蘇打放在一起燃燒加熱,就會生成一種閃閃發光的小顆粒;而這裏所說的小顆粒,或許就是我們今天所見的玻璃。
玻璃初樣
最古老的平板玻璃的製作方法,是把熔化的玻璃注入內部平整的泥模中使其冷卻,然後再磨光和拋光其表麵。直到20世紀,這種生產工藝仍在沿用。回顧這段曆史,我們仍然會被先輩們的智慧所折服。
圓形玻璃
早在14世紀,人們就會使用鐵管吹玻璃泡來製造小玻璃板。在吹玻璃泡時,工匠們一邊吹一邊盡可能快地旋轉鐵管。這些玻璃泡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外擴展,形成了表麵較為平整的大圓盤,冷卻後形成圓形的玻璃板。
繁雜工藝
直到1947年,玻璃的製作工藝依然很複雜。一些高質量的玻璃,必須以磨光的玻璃板作為原料。這種玻璃是把從熔爐裏流出來的熔化玻璃,碾壓成一條連續不斷的帶子。且帶子的兩麵都必須磨光,因此會造成一定的浪費。
浮法玻璃
1952年,英國的皮爾金頓研製出了浮法玻璃。他將熔化的玻璃從熔爐裏抽出來,使其成為一條連續的玻璃帶,讓其浮在盛滿錫溶液的池子表麵。錫溶液的高溫使玻璃上凹凸不平的部分熔化,這樣,玻璃板就變得又光又平。
知識小筆記
玻璃的誕生時間,無人知曉。據記載,中世紀的威尼斯,是玻璃製造業的中心。在15世紀到17世紀之間,該地的玻璃製造業達到了巔峰。